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包括秘書處大樓、會議廳大樓、大會廳和哈馬舍爾德圖書館4棟建筑。其中秘書處大樓位于中心,是聯(lián)合國總部的核心建筑及大樓相關介紹。在大樓地下一樓出售各國藝術品,以及當?shù)剜]局發(fā)行的紀念性郵票。

[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 景點介紹]
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也稱為“聯(lián)合國大廈”, 包括秘書處大樓、會議廳大樓、大會廳和哈馬舍爾德圖書館4棟建筑。其中秘書處大樓位于中心,是聯(lián)合國總部的核心建筑。是著名的現(xiàn)代建筑。在
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qū)的東側,可以俯瞰東河。聯(lián)合國1945年成立于舊金山,應
美國國會邀請,決定將總部設在
美國。
大廈占地7.2公頃。居中為大會堂,供聯(lián)合國大會使用。設計時,會員國不多,按遠期會員國80個和每會員國代表5人、顧問5人考慮,并加設特別觀察員席和貴賓席300個,記者席320個,聽眾席1000個。大廳內墻為曲面,屋頂為懸索結構,上覆穹頂。南面為39層的聯(lián)合國秘書處大樓,是早期板式高層建筑之一,也是最早采用玻璃幕墻的建筑。前后立面都采用鋁合金框格的暗綠色吸熱玻璃幕墻,鋼框架挑出90厘米;兩端山墻用白
大理石貼面。大樓體形簡潔,色彩明快,質感對比強烈。東河沿岸為一組五層會議樓建筑,分設各理事會大廳。
秘書處大樓是一棟玻璃面的39層板式建筑,由于其四四方方的長方體外形而被稱為“火柴盒”,這是由包括我國建筑家梁思成在內的世界10位建筑師共同討論設計的。秘書處大樓前方的150多個旗桿,懸掛著聯(lián)合國成員國的國旗,主旗桿上則是藍色的聯(lián)合國旗幟。秘書處大樓一側較低的長排建筑,其高度由低至高形成一道弧線,這就是聯(lián)合國總部的會議廳大樓,其內有各個規(guī)格的會議室。緊連會議廳大樓的是聯(lián)合國大會廳,聯(lián)合國成員國代表的表決會議都在此舉行,因而此地也成為聯(lián)合國總部出鏡率最高的地方。大會堂是聯(lián)合國里最大的房間,座位能容納1800多人,這個房間是由負責設計總部的11位建筑師合協(xié)力設計的。大會堂是聯(lián)合國里唯一掛有聯(lián)合國徽章的會議室,徽章中間是從北極上方看下來的世界地圖,兩側是象征和平的橄欖枝。
安全理事會會議廳的一個重要特色是
挪威藝術家佩爾·克羅格繪制的一幅油畫壁畫。畫中有一只長生鳥從灰燼中再生,象征著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重建。在底部陰暗的顏色上方,畫有色彩鮮艷的圖象,象征著未來世界更加美好。一群人在稱糧食給所有人分享,象征著平等。墻上的掛毯和靠東河的窗簾都用藍色和金色的絲線織成,描繪信念之錨、生長的希望之麥和仁慈之心。《憲章》賦予安全理事會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作為聯(lián)合國的“急診室”,安全理事會必須準備好在和平受到威脅時隨時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會議廳是
瑞典贈送的禮物。它是由負責設計聯(lián)合國總部的11名國際建筑師中的
瑞典建筑師斯文·馬克柳斯構思。代表區(qū)周圍、欄桿和門用的都是
瑞典的松木。這個房間的一個特色是,公共走廊上的天花板都是暴露著的管道。建筑師認為,任何有用的東西都不必遮蓋起來。“未完工”的天花板通常被認為是個象征,提醒人們聯(lián)合國的經濟和社會工作永遠沒有完結;為了改善世界人民的生活條件,總有更多的事可做。
托管理事會會議廳是
丹麥贈送給聯(lián)合國的禮物。它是
丹麥建筑師芬恩·朱赫爾設計的,室內所有陳設都來自
丹麥。墻上鑲嵌著白蠟木,目的是加強會議廳的音響效果。聯(lián)合國總部托管理事會會議廳內的大型木雕像是1953年6月丹麥贈送給聯(lián)合國的禮物,是丹麥藝術家亨里科·斯塔克雕刻的。雕像用整根柚木樹干雕成,婦女的雙臂向外伸展,放小鳥自由飛去,意味著“無限制地飛向更高處”。對托管理事會來說,這象征著殖民地獲得獨立。
聯(lián)合國總部大樓地下一樓出售各國藝術品,以及當?shù)剜]局發(fā)行的紀念性郵票。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