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為節假去哪兒“?!倍鵁??不想因為舟車勞頓去太遠的地方?是否想找一個成都周邊印象深刻的旅游景點?那么,你可以帶上你的朋友家人或者自已一個人前往中華民族本源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城閬中,感受獨特的閬中文化。

你是否在為節假去哪兒“?!倍鵁??不想因為舟車勞頓去太遠的地方?是否想找一個
成都周邊印象深刻的旅游景點?那么,你可以帶上你的朋友家人或者自已一個人前往中華民族本源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城閬中,感受獨特的閬中文化。
閬中建城2300多年,地處
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的中游,距離
成都320公里。由大巴山脈、劍門山脈與嘉陵江水系交匯聚結形成嚴密環繞合護的形勝之地?!叭娼獗С抢膰絼萱i煙霞?!逼渖酱ㄐ蝿莳毺?,山水城融為一體,其城市選址是按照中國古代風水學的理論為指導選擇的。從秦置縣起,歷代在此設置郡、州、府、道,古城現存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區1.78平方公里,被譽為
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閬中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它的旅游景點多不勝數,每一個都有它獨特的故事。
張飛廟 張飛廟舊稱漢桓侯祠,明代又稱雄威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國文化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張飛為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劉備攻取
四川后,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并任
巴西太守鎮守閬中。在鎮守閬中7年間,張飛保境安民,發展農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張飛被屬下張達、范強所害,謚為桓侯,葬于閬中。張飛遇害后人們敬其忠勇,為他筑冢建祠,以示紀念,從初建時算起漢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歷史。
?現在的桓侯祠為明清時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規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門、敵萬樓、左右牌坊、東西廂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組成,建筑面積達2200平方米,為三國文化的一大勝跡。
川北道貢院 川北道貢院,也叫四川貢院,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閬中學道街20號,川北道貢院是目前全國能夠看到全貌的唯一的中國古代鄉試貢院,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高等級科舉考場。川北道貢院究竟建于何年已無從稽考,由清嘉靖年間重建、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組成?,F存有卷棚式廊道,縱橫共長50多米,廊道兩旁的木欄上帶有飛仙椅。左右有兩排考室,各室相隔,飾以雕花。至今保護較好,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考棚之一。
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貢院的俗稱。科舉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試選拔文武官員后備人才的一鐘制度。明清時,閬中代行四川臨時省會17年,在這里共舉行鄉試四科。省會遷徙后,閬中貢院考棚又作縣試、府試場所至廢除科舉制度。
風水博物館 閬中自古以來就是風水人文勝地。閬中風水館是國內第一個民間風水博物館。
閬中風水館內陳列了許多與“風水”沾邊的地下出土文物和人文景觀,徜徉在風水館內,仿佛置身于遠古時期的古閬城,而更讓人稱奇的是,館內5個被打造成陰陽五行的房間,讓參觀的游客更能體驗出風水古城的韻味兒,而金木水火土的房內均有一個個鮮為人知的閬中風水故事。在風水館內一塊高3.1米、長17米的巨型屏風十分搶眼,這是由10多個水屏風組合而成的‘中華風水屏’,鏤空雕刻的風水窗花反映出不同時期閬中風水景觀圖案。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有一期專門談風水的,就把閬中作為古代城市風水之典范。閬中三面環江,一面傍山。且四圍山勢環拱,水在山中,城在水中,天設地造的仙境福地,達到了古人城市選址“天人合一的意境,無疑是風水寶地。加上古城內的建筑風格,一些古街巷以風水方位命名,街巷的取向也含山納水,別有寓意,完美詮釋了我國古代的居住風水觀,所以閬中被稱為“閬苑仙境”。
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四川閬中市城區東郊蟠龍山南麓?!鞍桶汀笔前⒗Z“祖先”或“祖師”的意思。閬中巴巴寺原名“久照亭”,占地1.3萬平方米,富有濃重的伊斯蘭色彩。
從巴巴寺街西頭踏石級上行百余步,便可見一道山門。山門上“久照亭”,“真一還真”兩道匾額,赫然入目。 踏進山門,便見一座長10米,高8米的大照壁,照壁正中鏤空雕刻寫意山水,背面為古松勁竹,配以花卉。照壁前的磚洞門,是用兩層紋磚砌成,門上有乾隆年陳宗龍題寫的對聯“真常留宇宙,清靜著巴蜀”。 大殿為雙檐多角攢尖式的“明四暗八”結構,是阿卜董拉希的墓地。據寺內的墓碑記載:華哲陳卜董拉希是阿拉伯麥加城人。康熙二十三年,隨川北鎮臺左都督馬子云來閬中傳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死于閬中。閬中巴巴寺便成為
陜西、
甘肅、
寧夏、四川等地穆斯林的圣地。每年3月25日,各地穆斯林都要到此參加祭奠。巴巴寺,以其清幽雅秀、小巧奇絕、精工富麗的建筑藝術,吸引著四方游客。
滕王閣 嘉陵第一江山景區——滕王閣在閬中城北的玉
臺山,同
南昌滕王閣一樣,是唐高祖李淵第22子滕王元嬰建造。唐滕王元嬰鎮守閬中時所建,同時建有玉臺觀,清以來合稱滕王閣。建國后僅存部分臺基及數間破屋,但巖有頤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題刻保存完好。洞內有南宋人題記,洞外有明邵元書杜甫滕王亭子詩及楊瞻撰書頤神古洞詩四首。特別是,臺基下有唐代佛塔一座,該塔為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須彌座。滕王閣塔身為覆缽形,正中開一船形龕,內刻一佛結跏趺坐于蓮臺。上裝塔剎,剎基兩層,下層有石雕八力士舉托剎身。上層為六方柱,各方開一昆門,門內刻一座佛。剎為火焰紋狀。石塔高8.25米,保存基本完整。今人研究,此塔即為七級浮屠,原為三座,現只存一座。
杜甫旅居閬中時曾游滕王閣,并有《滕王亭子》和《玉臺觀》詩各二首,極贊滕王閣風光的秀美和奇異,其中”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之句,為人千古傳唱。玉
臺山下今沙溪小學處原為望水寺,玉臺
山西麓有西巖寺,宋代叫景德院。與玉臺山相接的傘蓋
山東畔有北巖寺,唐代高僧宣釋曾住持于此。
華光樓華光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光樓又名南樓,鎮江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屢遭火焚,歷代復修,現存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建筑面積150平方米,是閬中古城區的標志性建筑。
該樓為過街樓,樓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臺基上,通高36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頂,挺拔壯麗,精致典雅,唐風清韻,特色獨具,有“閬苑第一樓”之譽。登斯樓“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丹青城廓、嘉陵山水盡收眼底。
錦屏山閬中錦屏山古稱閬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譽,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閬中市城南,因“花木錯雜似錦,兩峰連列如屏”,故人們通常都叫錦屏山。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即以錦屏山為軸心,杜甫詩句“閬中盛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即指此?,F在的錦屏山園林共占地80多萬平方米,錦屏
山東側為黃花山,有配襯古城風水的奎星樓,始建于明末清初,名魁星閣。
錦屏山風光秀麗,歷代都在山上建造樓閣亭榭,有杜陵祠、閬峰亭等。明嘉靖初,保寧知府張思聰更建錦屏書院,內有尊道閣貯藏經史,另建三賢祠祭祀理學家朱熹、張栻、黃裳。后楊瞻增修望江樓及三洞六亭。清代黎學錦重建三賢祠,改祀杜甫、司馬光、陸游,并在錦屏山麓建張烈文侯祠,在閬南橋附近立“張烈文侯故里”碑,紀念抗金名將閬中人張憲。
清代先后建呂祖殿、八仙洞、飛仙樓、太白樓、邱祖殿、觀音殿、三賢祠、武侯祠、靜應祠、瞰碧亭、惠泉亭、“天下第一江山”碑(此碑已毀于文革)等?,F在的景點主要有:張憲祠、九曲長廊、呂祖殿、八仙洞、飛仙樓、杜工部祠堂、放翁祠、碑林、兒童樂園、動物園、賽錦屏、觀星樓、荷花池、錦屏山造像及石刻、懷飛亭等。
閬中民歌
讓人心曠神怡的還有閬中民歌、皮影和儺戲。閬中民歌曲目豐富:《好玩好耍才到閬中來》、《打草鞋》、《摸泥鰍》、《天上的星星排對排》、《晾衣裳》……這些民歌真實地記錄千百年來閬中人的勞動生產,特別是細膩的情感世界,將原汁原味的民歌與古城秀美的山水、悠久的建筑融為一體,令人耳目一新。
走進閬中古城,就走進了一條深遂的時光隧道;就如同翻開了一部厚重的線裝書;每邁出一步,都會踩出一段典籍掌故。班駁的石板小巷;隨風飄展的商鋪幌子;靜謐的人家小院,夜幕下影影倬倬的行人……這些古城最平凡的瞬間意象,都會讓倘佯古街的人們,處處感受到一種至真至美。
成都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