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
近十年來,
成都酒店業整體向好發展,不僅國際品牌高星級酒店大肆入駐,以快捷、廉價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也風生水起,這讓許多老牌低星級酒店和個體經營的中低檔酒店受到“兩頭擠壓”。
應對
根據摩根大通統計,目前中國經濟型酒店至少還有5倍增長空間。轉型經濟型酒店和加盟如家、錦江之星等連鎖酒店成為
成都不少中低檔酒店改變定位,突圍市場夾縫的手段。
得益于上周開幕的2011年全國春季糖酒會,彭亞紅所管理的
成都建材賓館在新開張周年之際,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巨大客流,收益全線飄紅。不過,生意越好也就意味著她將繼續忙碌。如何爭客源,如何穩固自己的市場地位,成為彭亞紅面臨的新問題。
事實上,隨著如家、錦江之星、漢庭等品牌快捷酒店在成都市場的跑馬圈地,蓉城本土的酒店業正在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尷尬。大量本土中低檔酒店應該如何應對挑戰,突圍的生路又在何方?本期華西財偵局試圖解開背后的迷局。
A
現象
變身“如家”
成都老牌賓館收益翻番
2002年,彭亞紅被調到剛剛從國企改制轉型的成都建材賓館工作時,這家位于人民公園附近的單體酒店還擁有“成都十大賓館”的名氣。“其實建材賓館開了很多年,老成都都知道,在蜀都大廈還沒修建前它也算得上是成都最高樓了。”
不過,由于自有客源比較少,賓館入住率逐年下滑,開始長期處于“不景氣”。在周邊眾多經濟型酒店的擠壓之下,市場空間又逐步變小。彭亞紅說,“旁邊就是如家,而我們附近這一兩條街,快捷酒店還有安逸158、格林豪泰、城市客棧,就這一兩個月對面又新開了一家漢庭……”
她也從客人反饋中了解到:“酒店一些硬件設施差,達不到商務客人的要求。”2010年,彭亞紅和同事一起為賓館掛上了一個新牌子——“建材商務賓館”,同時分批次對賓館進行重新裝修,“墻面顏色原有的白色已被橘紅色替代,房間內的地毯也換成木地板……”
對于這種類似一墻之隔的“如家酒店”般的裝修風格,彭亞紅解釋說,“我們仔細調查市場借鑒吸取了別人的長處。”調查中,她發現商務客人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所以“特別給房間新裝上了寬帶”。
“提升酒店的溫馨度和舒適度,從品質上得到了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的回頭客。”彭亞紅說,賓館重新裝修試營業一段時間之后,帶來了明顯收益,“以往一百元一間的房間也可以賣到一百六左右了,年營業額可以達到十年前的兩倍”。
競爭激烈
成都老板加盟連鎖酒店
與建材賓館一樣,2009年,成都商人高杰(化名)同樣給自己才經營了一年不到的5層樓商務酒店進行了一番“處理”,并添上了“快捷經濟型”的名字。
“酒店在科華路上,旁邊大大小小的經濟、商務酒店加起來有一二十家,做得好的話平時入住率在50%—60%。”高杰說,雖然投資酒店也算搭上了熱門行業,但自己并沒有獲得想象中的收益。于是,這位私營企業主最終選擇了把花下幾百萬血本打造的酒店變身品牌加盟店,交給別人來管理。
B
沖擊
內外進逼
中低檔酒店“夾縫生存”
一位與酒店行業打了十多年交道的成都旅行社老總介紹:近十年來,成都酒店業整體向好發展,不僅國際品牌高星級酒店每年都在大肆入駐,以快捷、廉價、簡潔、商務為代表的經濟型酒店也風生水起,這也讓高杰這樣的個人單體中低檔酒店受到“兩頭擠壓”。
幾乎可用遍地開花來形容今天的成都經濟型酒店,僅科
華北路一幢大樓里就出現3家經濟型酒店。
“我們的客源,主要是大公司里的小職員和小公司里的大職員
等商務旅客,年輕白領居多。”錦江之星一位負責人說,很多以前三星級酒店的客人也漸漸流失到了經濟型酒店,“差不多將近一半的客人來自那里。”
據摩根大通統計,目前國內單體中低檔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已從2005年的80%左右降到2008年的50%。
“這說明經濟型酒店最大沖擊對象就是低星級酒店和無品牌的私營旅社。”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連鎖經濟型酒店專攻“夾縫市場”是同行的共識。
c
轉型
市場尚未飽和
中低檔酒店變身商務酒店
由于價位更便宜、品牌知名度更高,當經濟型連鎖酒店在成都異軍突起,更是直接為中低檔私營單體酒店和二三星類賓館帶來嚴峻的壓力。因此,轉型經濟型酒店和加盟如家、錦江之星等品牌經濟型酒店成為中低檔酒店改變定位,突圍市場夾縫的手段。
摩根大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市場占比僅有6%左右,如果以歐美地區經濟型酒店占比60%的一半30%計算,中國經濟型酒店至少還有5倍的增長空間。
由于在成都開辦經濟型酒店,成本較
北京、
上海等地要低,利潤空間較大,使得成都成為這些連鎖
酒店的重點布控區域。
“成都市場巨大。目前高星級酒店客房僅滿足1/5左右的高端人群消費,而大量的中端消費群體正是經濟型酒店關注的對象。”一位酒店投資人表示,“成都作為西部交通樞紐,區域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國際資金不斷涌入,使其逐漸成為很多國家和地區人士看好的投資都市。除了外來游客與商務人士的逐年增加,各種大型展會召開(糖酒會、西博會等)也是拉動酒店業發展的一大利好因素”。
競爭格局
從啞鈴型到平臺型
如家華西區市場經理周玲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飽和應該是相對的,由于成都是個商務、旅游比較集中的城市,又是一個中轉樞紐站,對住宿的需求量很大。隨著大量的企業落戶成都,大量的展會在成都舉辦,有時的確是‘一房難求’。”她認為,隨著成都在區域經濟版圖的崛起,經濟型酒店行業還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遠沒有達到飽和狀態。
經濟型酒店大舉進軍成都,無疑將為中低檔酒店的“突圍”提供加速器,并將深遠地影響成都酒店市場的格局:酒店的競爭格局將從豪華型PK經濟型的“啞鈴型”競爭狀態變成豪華—中檔—經濟型的“平臺型”競爭狀態。
說法
改頭換面只是開始
差異化才是趨勢
不過,對單體商務酒店來說,把自己的酒店重新裝修一番掛上“商務”招牌,就算是轉型成功了嗎?當云集13萬以上賓客的糖酒會閉幕之后,究竟要靠什么才能保持競爭力?
在專家看來,還要從內部管理上來找原因。“大部分二、三星級等各類中低檔酒店建立比較早,管理上還延續著十余年前的模式,缺乏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包括品牌能力和營銷能力。”成都市旅游協會酒店分會有關負責人認為,模棱兩可的定位導致各酒店在經營上愈發舉步維艱,“改頭換面”對于中低檔酒店轉型僅僅是一個開始。
“以前消費者對酒店的服務質量、軟件、設計等方面還沒有什么意識,注重的大多只是價格。但當行業走過初級階段的時候,對缺乏品牌定位的酒店沖擊就很大。”
四川省商業連鎖協會會長冉立春認為,成都經濟型酒店未來發展必然還是規模化、規范化、品牌化。
另一方面,“現在企業競爭,就是資源的競爭,掌握更多、更忠誠的客源,就是戰勝競爭對手最好的手段,‘差異化競爭’是所有行業發展的必經之途。”他表示,成都現有經濟型酒店所占比例尚不足10%,提升整體品質,才是其發展的直接原因。
?
?
?
成都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