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是海南島的世居民族之一。現有人口6萬余人,居海南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第二位。海南苗族自稱“金門”或“金第門”,“苗”是他稱。苗族遷移海南島始于明嘉靖至萬歷年間,從廣西等地作為兵士被朝廷征調到海南,撤防后一些苗族士兵落籍海南,也有一部分因謀生而移居海南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海南旅游攻略,海南游記攻略,海南好玩嗎,海南在哪里,海南有什么好玩的,海南怎么去,海南怎么走,海南住宿,海南景點景區
苗族是海南島的世居民族之一。現有人口6萬余人,居海南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第二位。海南苗族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本民族文字。海南苗語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中的瑤語支。全島苗族語言統一,沒有方言差異。海南苗族自稱“金門”或“金第門”,“苗”是他稱。苗族遷移海南島始于明嘉靖至萬歷年間,從廣西等地作為兵士被朝廷征調到海南,撤防后一些苗族士兵落籍海南,也有一部分因謀生而移居海南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海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的中南部山區,以農耕和種植業為主,也有走向市場,從事商業的苗族同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海南苗族沒有固定的居住點,他們在深山密林中,過著“一年一砍山,幾年一搬家”遷徙不定的游獵生活。他們居住分散,沒有耕地,砍山為園,刀耕火種,狩獵與采集,生活十分困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幫助苗族同胞下山定居并分給田地,撥發耕牛、農具,建蓋房屋,鼓勵他們飼養家禽家畜,從事副業生產,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使其安居樂業,生活條件逐年改善。20世紀50年代以前,苗族住宅都是茅草屋。20世紀50年代以后,苗族的居住條件得到逐步改善,大多數人已住上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平頂房或樓房。
???????????
????????????
民族著裝:
海南苗族婦女頭頂束發,包扎一塊繡有圖案的方巾,上身穿無領、右開襟、長及膝的長衣,腰間綁一條布帶,下穿臘染短裙。男子穿無領右襟上衣,下穿長褲。苗族男女服飾均以湛藍為主色,服飾有著極強的民族特色,織繡工藝講究,花紋豐富,色彩艷麗,點臘染是海南苗族織繡特有的技藝。
民族信仰:
海南苗族宗教信仰主要為祖先崇拜,敬奉盤古皇為始祖。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粑祭奠,同時信仰墓主仙公、墓主仙婆。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信奉山鬼、海龍公、土地公、灶王公等。每次砍山、狩獵都要祭告山鬼保佑。1909年,基督教開始影響海南苗族社會,1910年以后,瓊中地區部分苗族漸漸地信仰基督教,以上帝代替一切鬼神,凡遇一切不順利的事情,祈禱上帝保佑。不信基督教的苗族仍然信奉祖先崇拜。
民族節日:
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漢籍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漢籍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后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個巳日為降龍節(漢籍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愿、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
飲食習慣: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肴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制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若您還想了解更多的海南少數民族信息,請點擊進入:海南少數民族介紹
友情提示:若您還想了解更多三亞旅游信息,請咨詢我們的24小時服務熱線:
海南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