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
俄羅斯文學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出現了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萊蒙托夫(《當代英雄》)、果戈里(《死魂靈》)、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瑪佐夫兄弟》)、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契訶夫(《套中人》)、高爾基(《童年》)、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帕斯捷爾納克(《日瓦戈醫生》)等世界馳名的大文豪和作家。其中,列夫·托爾斯泰與但丁、莎士比亞并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的三大高峰。
俄羅斯的美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藝術大師有安德列·魯布廖夫、列維坦列賓、蘇里柯夫等。安德列·魯布廖夫是俄羅斯最早的名畫家。他在十四至十五世紀期間畫的《三圣圖》至今保存在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里。畫的是宗教內容,但畫家表現出的不是中世紀天使的體態,而是活生生的人。 列維坦列賓、蘇里柯夫是十九世紀后期巡回畫派的杰出代表,列賓的名作有《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伊凡雷帝殺子》等,蘇里柯夫的名作有《近衛軍臨刑的早晨》、《女貴族莫洛卓娃》等,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里能看到他們的作品。
俄羅斯的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歌劇、交響樂和室內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氣質,奔放豪邁。著名的音樂家有柴可夫斯基、拉赫馬尼諾夫、肖斯塔科維奇。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真摯、熱忱,注重對人的心理的細致 刻畫,充滿感人的抒情性,同時又帶有強烈的、震撼人心 的戲劇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羅斯民族那種特有的風格。代表作品有《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一八一二序曲》、《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
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奠定了電影的基礎,代表作《戰艦波將金號》被評為電影問世以來12部最佳影片之首。其中的敖德薩階梯一段是影史的永恒瞬間。塔科夫斯基的電影是詩意電影的杰出代表。與英格瑪·伯格曼、費里尼并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圣三位一體”。代表作有《鏡子》、《鄉愁》、《安德列·魯布廖夫》。其電影筆記《雕刻時光》更是用一生的時間詮釋了“電影的內涵與良知應先于電影技巧”。
俄國芭蕾舞世界聞名,著名舞蹈演員巴甫洛娃和烏蘭諾娃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烏蘭諾娃的舞蹈藝術特色是:富于抒情寫意、刻畫人物細膩、善于表現復雜的人物性格。在她的表演中,使舞蹈技藝、戲劇表演、造型姿態三者水乳交融,又都服從于形象塑造的要求。代表作有《天鵝之死》、《羅密歐與朱麗葉》。
東正教與俄羅斯
東正教是基督宗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宗教傳統的教會。是與天主公教、基督新教并立的三大派別之一。
東正教具有幾大特性:保守性,堅守古教義和古禮儀,基本不做什么調整;依附性,歷史上一直強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權,受其嚴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樣一直政教分離和教俗二元結構;神秘性,強調通過禱告時的沉思默想來達到與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這種個體性的和不可重復性的信仰體驗。
對藝術的影響
俄羅斯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等的作品中,都曾有很深的宗教意識和宗教情感。受難、救贖、神秘性、頓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卡拉瑪佐夫兄弟》等小說中和著名導演塔科夫斯基的《鄉愁》、《潛行者》等電影中體現得淋漓盡至。托爾斯泰被東正教會開除教籍,實際是因為他對上帝過于虔誠,而對教會產生反感和懷疑。他嘲諷了東正教那套繁瑣的禮拜儀式,對基督教有自己獨特的理解,重新解釋和編寫了《福音書》,以建立自己理想的人間天國。在其晚年,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宗教探索上。
對宗教建筑的影響
羅馬拜占庭的石造建筑技術以及洋蔥頭圓頂式的教堂技法隨著東正教傳入俄羅斯,俄羅斯人隨后將之修改,包括原本在歐洲一座教堂只有一個“洋蔥頭”的特色,到了俄羅斯之后,受了俄羅斯傳統多神教的影響,近而轉變為一座教堂上可以有多個“洋蔥頭”。“洋蔥頭”的數目或許和神話或傳奇事跡里的圣人數相當,或是和圣經故事里的相關記載或耶穌的事跡相關。
俄羅斯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