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10平方公里的吳哥城,俗稱大吳哥,是高棉帝國的后一座都城,始建于9世紀末,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 1181-約1215在位)趕走了入侵的占婆人后又作了重修,被稱為“第四次吳哥”。 吳哥城是一處被長達12公里的城池所包圍的城市。
-----吳哥城南門(South Gate)外的護城河上架有石橋,橋的兩側欄桿上各有一排54個石雕的半身像,一邊代表神靈,另一邊代表惡魔,他們手上拉著眼鏡蛇化身的巨蛇王。據說寬約百米的護城河,在古時養有很多鱷魚,是用來抵御敵人進攻的。鉆進小小的南門門洞,拔地倚天的古樹整齊地列在路兩旁,樹縫里透著溫柔的晨光,輕風吹過,干葉嗒嗒地落到了車的前窗,又滑到了地上,說不出的愜意。
-----在吳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須彌圣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壯觀的【巴戎廟】(Bayon),環繞中央尖塔的是49座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臉的佛面塔,這些謎樣的佛臉微笑,表情各異,安詳中帶有幾分神秘。四面佛的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巴戎廟】的回廊壁畫也十分豐富,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但是給游客留下深印象的還是四面佛那神秘的"高棉微笑"。
-----【塔普倫寺】“古墓麗影”拍攝地,又稱“樹根盤踞的神殿”, 加亞巴爾曼七世為紀念其母親而建。一種叫做“蛇樹”的樹根好似巨蟒般緊緊纏繞住神殿和廟墻,蔚為奇觀。百年老樹纏繞著千年奇石,仿佛“愛與恨”浪漫的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