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合肥18歲高中生赴美參加夏令營不幸溺水身亡”的消息讓人痛心。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合肥警方已為遇難學生家長提供幫助,開通綠色通道前往美國處理相關事宜。近幾年,海外夏令營在合肥也漸漸火熱,為讓孩子出國長見識,不少家長斥資把孩子送去海外夏令營,總體以初中生、高中生為主。那么海外夏令營究竟如何?又有哪些安全隱患需要注意?什么樣的孩子適合參加海外夏令營?記者也請相關專家給出了建議
案情:合肥高中生暑假赴美游學不幸溺亡
昨日,一則“合肥高中生美國露營地溺亡”的消息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這名高中生王彬(音譯)18歲,是安徽合肥肥東人。北京時間(7月27日),美國霍特科姆警方發布通告稱,一名來自中國的旅行者18歲高中生王彬(音譯)在霍特科姆湖畔的冷杉露營地失聯。目前,該名露營者被發現在霍特科姆湖畔死亡。8月5日,王彬的父母在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的幫助下落地美國。
據了解,王彬父母當初支付5萬多元人民幣給兒子報名為期20天左右的赴美夏令營,沒有想到遇此意外。他們稱事出突然,現在主要是處理好王彬的后事,將兒子遺體運回國。同時也希望進一步了解兒子溺亡的真正原因。據霍特科姆縣警長證實,王彬的衣物留在其溺亡的附近水岸,但是王彬并不會游泳,當時下水原因不明。
王彬溺亡營地所屬公司負責人湯姆博蒙特稱,這是該營1955年以來第一位死者。據湯姆博蒙特確認,王彬是跟隨一個旅游團從西雅圖來的,本人只懂一點英語,冷杉露營地是他們訪美的行程安排之一。失蹤時,王彬正在參加一組游戲活動,其中包括一些水上運動。根據醫療記錄顯示,王彬的身體很健康,并不會導致他在活動中出現其他風險。
警方:已提供幫助,開通綠色通道
為了進一步了解案情的最新進展,記者聯系了合肥警方。合肥警方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查,王彬確系合肥肥東人,在美國不幸溺亡后,合肥出入境部門對其父母開通了“綠色通道”,快速幫助其辦理需要出境的相關證照。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暑期是旅游行業的黃金時段,出境游更是成了不少市民的出行首選。尤其是高考結束后,學生辦理護照等業務就開始明顯增多,而中考后更是火爆。據介紹,由于申請人的每個號碼通常都會一次性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有時還會同時辦往來臺灣通行證,暑假期間平均每天大約要受理一千多個證件申請。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自去年以來,為了應對辦證高峰,合肥出入境部門將受理窗口從平時的9個增開到12個,還為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開辟綠色通道,加班加點為申請人服務。
記者調查中得知,目前我國出國及留學人群正在向低齡化發展,很多學生都是16~25歲的年輕人,由于東西方教育的差異以及環境的不同,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相對薄弱。警方提醒,留學生們在海外學習期間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校外的安全情況,保持與中國駐外國大使館之間的聯系,并將學校的緊急聯系電話、住地附近的報警電話號碼、當地中國使領館的電話號碼等隨身攜帶,以便及時尋求幫助。如果是學校組織的交流團集體活動,校方更需要在了解當地各種情況的前提下保證學生們的安全。
律師:死因確定后才能認定賠償責任
其實,在出國游學期間發生悲劇的不僅僅是王彬這一起。所以,出國旅行、游學的安全問題引起了全社會對留學生安全、海外意外傷害等問題的反思與探討。
安徽遠致律師事務所主任方愛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案中,海外游學當中發生意外事件的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失賠償責任,需等待王彬的死因確認之后才能認定。
如果案件構成犯罪,那么應當由犯罪嫌疑人承擔責任;如果王彬的死亡是意外,那么旅行社等相關組織方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此外,王彬溺亡的營地管理方應當有保障安全的義務。
記者調查:海外夏令營漸熱,中學生成主力軍
暑假期間,讓孩子既能玩又能學到知識的夏令營越來越受歡迎。一些條件較好的家庭,更不惜花費幾萬元送孩子出國游學。
記者采訪省中旅相關負責人了解到,近幾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海外夏令營也越來越受歡迎,總體呈增長趨勢。“美國、英國、加拿大等一般是熱門國家,在產品項目方面,主要有到名校參觀學習、游玩、體驗等,學生主要以初中生和高中生為主,太小的學生家長也不放心。”
隨后,記者咨詢了幾家旅行社,海外夏令營一般8~12天不等,費用在3~5萬不等,一般報名的都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銀泰國中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他看來,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有了一定的價值觀體系,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的積累和積淀,能夠了解不同國度的文化差異、思想行為和價值觀之后,出境游學的意義更大,“所以對于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來說,非常合適。”
提醒:境外安全是家長關注的焦點
“以前孩子小,不放心他一個人出去。但是現在孩子上初中了,我們抱著讓他出去見見世面、開拓眼界的想法,今年給他報了個澳大利亞的夏令營,14天。”合肥市民胡女士告訴記者,今年給孩子報名了“澳大利亞黃金海岸英語國際課堂”的特色夏令營,半個月花費近4萬元,項目包括游玩景點、名校上課、團隊課程等。
相較于夏令營的價格和質量,采訪中,不少有此類打算或者想法的家長認為,他們關注的焦點還是孩子的安全問題。“現在暑期送孩子出國游也好、夏令營也好,很多家長都出于攀比的心理,怕孩子的暑假過得不如別人‘豐富’。我覺得,孩子如果太小還是不建議去,或者由父母陪同,如果是有一定獨立能力的中學生,還是可以考慮鍛煉一下,不過安全是第一。”合肥市民楊先生曾在孩子初中畢業之際,送孩子去國外參加過游學,他當時反復叮囑孩子不要參加游泳、潛水、漂流等項目,以免發生危險。
楊先生告訴記者,游學的費用本身不包括保險費,他額外為孩子買了境外人身保險,“如果不買保險的話,旅行社是不負責孩子的人身安全的。”另外,令楊先生感到欣慰的是,海外游學的寄宿家庭一般都很安全,“他們有當地警察局頒發的安全保障書,而且到了下課時間會接送孩子,這點我們比較放心。”
教育專家:生存技能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合肥師范學院的吳秋芬教授告訴記者,18歲少年海外溺亡事件只是一個偶然的小概率事件,如果孩子沒有基本的生存自救常識和安全意識,那么在國內和國外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基本生存技能和自救本領的培養,應該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基礎,但是國內的教育目前仍然是過度重視知識層面。”吳秋芬告訴記者,家長們包辦太多,替孩子們去承擔一切風險,導致孩子們孤身在外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應急的事件。因此,她建議,海外游學盡量不要盲目跟風,至少是初中及以上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識,建議可以出去鍛煉一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吳秋芬還說,受家庭溺愛太多,過度圈養的孩子不建議其去海外游學,首要任務是: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合肥八中資深教師彭如華認為,學生要有一定的自理自立能力、基本安全常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比如不會游泳的孩子,沒有監護人陪伴就堅決不能隨意下水。”彭如華認為,初中生知識文化有限,對很多人文景觀接受不了,國內自然和人文景觀完全能夠滿足游學。對高中生來說,境外游學比較合適。“但是一定要講規則,境外游學更要增強規則意識。”到一個國家之前,一定要了解該國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比如在我國遵循靠右行駛規則,但是到英國就要靠左行駛,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導致車禍。另外,種族、性別歧視等也要提前了解,有時一個手勢做不好,都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記者 于彩麗 汪婷婷 王瑋偉
美國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