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中山陵旅游】 了解歷史文化
上品旅游 2016年09月13日 18:01
【中秋中山陵旅游】 了解歷史文化: 如果到 南京 只有一天時間,只能游玩一個景點,那么這個景點就是中山陵。這不是一個“【中秋中山陵旅游】 了解歷史文化”
如果到南京只有一天時間,只能游玩一個景點,那么這個景點就是——中山陵。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旅游景點”,他代表著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期望和夢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小編介紹一下中山陵這個地方。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東郊鐘山風景名勝區內,紫金山東峰茅山的南麓。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據說孫中山先生1912年初辭去臨時大總統,一次于南京紫金山打獵時到此,見風景優美,便說,希望去世后葬此。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于北京,暫厝于北京西山,1927年春蔣介石定都南京,1929年將孫中山靈柩迎葬于此,場面極為隆重,史稱“奉安大典”。
中山陵建于1926年3月至1929年春,從牌坊到墓室的水平距離700米,高差70米,計392級臺階,由著名設計師呂彥直設計。主要建筑物有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陵墓的平面圖呈警鐘形,象征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于喚醒民眾,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奮斗不息的精神。

孝經鼎,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筑之一。此鼎鑄于 1933年秋,由廣州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和當時的中山大學校長、國民黨元老戴季陶捐贈。鼎一面鑄有“智、仁、勇”三個字,是中山大學校訓。鼎內豎有一塊六角形銅牌,上刻戴母手書《孝經》全文。
博愛坊建于 1929-1931年,高12米,寬17.3米,四楹三門的沖天式牌坊上“博愛”二字,系中山先生手跡。“博愛”出自韓愈《原道》中“博愛之為仁”一語,可以說是對先生博大胸懷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寫照。
祭堂是融合中西建筑風格的宮殿式建筑,長 30米,闊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壘式的方屋,并有兩座高12.6米的華表拱衛。屋頂為中國傳統的重檐九脊,四周城堡為西式風格。祭堂門額上有“民族、民生、民權”六個篆體大字,居中還有孫中山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字直額。祭堂內兩側大理石護壁上刻的是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頂部藻井為馬賽克鑲嵌的國民黨黨徽。祭堂正中為孫中山著長袍馬褂的白石全身坐像。堂后有墓門二重,進門即為孫中山墓室。
行程中需注意的地方:
1.無需打車,坐地鐵到下馬坊站,步行上去還是很方便的,回程時如果累了可以乘坐景區電瓶車,5元/人。
2.最好上午起早去,這樣還可以順便游覽明孝陵、美齡宮、音樂臺等。
3.中山陵祭堂內禁止拍照,雖然也有人偷拍,但最好文明旅游,遵守規定。
4.中山陵免費參觀,但中山陵墓室關閉,不對外開放,據稱在重大節日將會適時開放。
南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