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水下古城重見天日
上品旅游 2016年09月05日 18:01
千島湖水下古城重見天日: 千島湖 水下古城獅城和賀城在常年20℃水體中保存完好,4里城墻、5座城樓和11座牌坊在“千島湖水下古城重見天日”
千島湖水下古城———獅城和賀城在常年20℃水體中保存完好,4里城墻、5座城樓和11座牌坊在湖底基本完好,“乾隆四十二年”等字樣清晰可見,古城有可能是至今保存較為完整和規模最大的水下建筑群。
2005年,當地旅游部門再次發現,千島湖水底除了有獅城和賀城兩座千年古城,還有威坪、港口、茶園這3個大型古集鎮,保存的數座水下古城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

2020年4月27號起至5月1號,中央電視臺主導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大型直播活動將持續直播。據中國廣播網報道,此次水下探秘將采用國內最先進的水下機器人和水下攝像機,以水下記者現場報道的形式,讓觀眾能身臨其境地探訪水下古城。同時,還有無人直升機參與空中航拍,湖上大型衛星轉播車參與直播,形成水下、水面、空間立體直播的布局。
淳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曾任縣文物保護所所長的方明華。介紹說,文物保護部門對古代建筑價值高低的判斷,一般會看幾個方面標準:古建筑數量多少,是否能成規模;古建筑選址布局是否能體現傳統思想;當地居民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否延續傳統等。
對保護和開發利用之間的矛盾,方明華認為,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其價值,“不管是教育作用、經濟作用還是歷史文化研究作用,最終都是為了利用。當然,利用的前提是保護。對于獅城水下古城,方明華稱其個人的態度是技術條件下,不動就是最好的保護,想要開發利用為時尚早。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