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市區人口密度平均達到2.1萬人/平方千米。地少人多的格局決定了這里的樓房大多建得非常高,走進香港社區,仿佛走進了一個由鋼鐵水泥筑成的森林,游走在這個森林,每一次的俯仰之際都是一次驚嘆。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市區人口密度平均達到2.1萬人/平方千米。地少人多的格局決定了這里的樓房大多建得非常高,走進香港社區,仿佛走進了一個由鋼鐵水泥筑成的森林,游走在這個森林,每一次的俯仰之際都是一次驚嘆。
鲗魚涌

作為香港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鲗魚涌地區企業眾多,因為不少上班族在附近置業,這里的住宅更顯得密若蜂巢。鲗魚涌的居民以閩籍人士居多,這也讓它成為許多南洋閩籍商人投資香港的首選之地。
尖沙咀

如果作為游客的你只能在香港停留一天,那么,各大購物中心以及星光大道、維多利亞港定會出現在你的必去清單之上,而這些香港的標志性景點都集中在尖沙咀。由于游客眾多,尖沙咀也是酒店聚集之地,古典豪奢的半島酒店與價格低廉的重慶大廈相隔不過百米,也是值得玩味的香港特色。
灣仔

灣仔是香港最早興起的區域之一。一百多年來,灣仔的海岸線也隨著填海不斷外移,皇后大道東一帶是最初的海岸線,附近仍保留了洪圣廟等開埠前的古跡;向北到莊士敦道附近,則擁有眾多教堂和堂樓等戰前時期的傳統建筑;再向北的海濱附近,則是見證香港二戰后飛速發展的商業區,摩天大樓鱗次櫛比。在灣仔行走幾百米的距離,就能感受一部生動的香港近代史。
上一頁12下一頁
佐敦

尖沙咀以北的佐敦舊稱“官涌”。官涌因山得名,為戰略要地,1840年林則徐曾在此設官涌炮臺,但因孤懸海外,翌年即令撤防。時過境遷,炮臺在鴉片戰爭中即被英軍拆卸,1909年官涌山也在興建油麻地避風塘時被夷平。時至今日,這里已成為五方雜處之地,官涌的名字也早已被棄置不用。
荔景

位于新界與九龍交界地帶西端的荔景,毗鄰香港最重要的貨運港口葵涌貨柜碼頭。20世紀60年代,政府在此興建港口,荔景山因此得以開發,山上的部分土石也用作填海造港用。憑借地理位置和免稅政策優勢,這里迅速成為全世界最為繁忙的貨物中轉站之一。
上一頁12下一頁
香港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