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2015年全國民航年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作工作報告。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主持會議并就貫徹落實全國民航年中工作會議精神、保障民航暑期運輸生產提出具體要求。

7月7日,2020年全國民航年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作工作報告。民航局副局長李健主持會議并就貫徹落實全國民航年中工作會議精神、保障民航暑期運輸生產提出具體要求。
李家祥結合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和民航的具體實際,結合近期工作和遠期工作,深入分析了近年來民航業發展的形勢和特點,總結了上半年民航安全和發展的基本情況,并對今后民航工作的方向、原則和重點特別是今年下半年的民航工作進行部署。
截至6月底,全行業共完成運輸飛行408.2萬小時、174.4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12.2%和8.7%,沒有發生運輸飛行死亡事故和空防事故。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05.1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5%;旅客運輸量2.1億人次,同比增長12.5%;貨郵運輸量299.1萬噸,同比增長6.6%。行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國際快于國內,中西部快于東部,支線快于干線,市場結構不平衡狀況進一步改善。共有運輸航空公司54家,新成立3家;通用航空企業263家,新成立24家。行業半年利潤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創歷史新高。
會議要求,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發揮民航戰略作用,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二是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確保民航持續安全;三是著力提升運輸質量,推動民航業持續健康發展;四是著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在全球民航業新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五是走多元化差異化發展之路,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六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七是強化科教支撐,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八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育一支堅強有力的民航隊伍。
李家祥表示,要積極構建新的國家綜合機場規劃體系,重點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京津冀機場一體化運行,加快北京新機場建設;圍繞“一帶一路”戰略,打造“空中絲綢之路”的核心節點;圍繞長江經濟帶建設,優化城市機場群布局,區別功能定位,形成相互支撐、合作共贏、服務區域經濟的城市機場群發展布局;圍繞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支持中西部和支線機場建設,力爭盡快形成區域樞紐與中小機場分工合作的發展格局。重點推進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提出的193個、總投資約5000億元的民航大中型項目。同時,要善于處理國家、行業和企業的關系,進一步增強承擔社會公共責任的自覺性。要善于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民航業的社會合力。
會議還指出,著力提升運輸質量,實現行業內涵式、效率式增長,要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加強行業統籌,合理配置資源,在運力引進、航線航班時刻等關鍵資源使用和分配上,改進政府管理方式,適度引入市場機制,提升全行業效益水平;要通過抓系統謀劃、抓嚴格管理、抓精細管控,進一步做好航班正常工作;要不斷提高民航自身服務質量,加大對干擾航空運輸秩序行為的打擊力度,改善民航服務秩序。
會上,李家祥鼓勵各大航空公司要加大“飛出去”的力度,培育和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網絡型航空公司;要提升大型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構建銜接順暢、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線網絡。北上廣等大型機場建設航空樞紐要主打“國際牌”和“中轉牌”,航空物流企業要在打造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方面有所作為;要統籌優化國際航空運輸政策,為我國民航企業“飛出去”保駕護航。民航局將進一步落實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出的建立“四個機制”的倡議,適時將“四個機制”拓展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時穩步推進“中非區域航空合作計劃”。
會議最后強調,民航要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需求,就必須堅持走多元化差異化發展之路。要貼近邊遠地區航空需求,積極推進基本航空服務;貼近人民群眾廉價出行的需求,加大扶持低成本航空的力度;貼近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不斷創新和豐富航空服務產品。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