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安鐘鼓樓 晨鐘暮鼓的由來
上品旅游 2014年10月20日 18:01
揭秘西安鐘鼓樓晨鐘暮鼓的由來,鐘樓,西安,鼓樓,長安,旅游,歷史。晨鐘暮鼓的由來西安鐘樓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西安旅游、游記攻略,西安旅游景點,西安好玩嗎,西安在哪里,西安有什么好玩的,西安怎么去,西安怎么走,西安住宿,西安景點景區
晨鐘暮鼓的由來
西安鐘樓古時擊鐘報晨,擊鼓報暮,因此有“晨鐘暮鼓”之稱。同時,夜間擊鼓以報時,“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報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長11.9公里,面積為8.7平方公里,鼓樓地處西安城中部偏西南,為使鼓聲能傳遍全城,就必須建造高樓,設置大鼓。明、清兩代,鼓樓周圍大多是陜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級衙門,這些衙門辦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離不開鼓聲,鼓聲亦成為當時人們最熟悉的悅耳之聲了。李允寬所書寫的“聲聞于天”的匾額,畫龍點睛,說明了鼓樓的實際意義。樓內設有樓梯,登臨樓上,憑欄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樓是城內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標志和代表之一。
歷史傳說
西安鼓樓傳說(一)
從前關中八百里秦川是一望無邊的澤國,西安就湮沒在這大海之中,海水不是河流匯聚而成的,是從鐘樓位置的泉眼里涌出的,海里有只數丈長的巨型烏龜整天在鬧騰,只要它一動就會有翻山蹈海的巨浪,半坡先民依山傍水而居,他們的居處屢遭水淹。為了保一方平安,也為了自己的居所不再有水患,先民們就請來神仙工匠,修建了座鐘樓蓋住了涌海水的泉眼,為了不讓這烏龜興風作浪,專門求神仙用鎖心鏈把它鎖住,使它在泉眼里長眠不醒,將它的巨大身軀當做堵水栓,使海水不會沖出,關中這海底平原才得以漸漸露出容顏。如果誰不相信的話,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你可以爬到鐘樓附近的地上或鐘樓的墻邊仔細去聽,準能聽到有海水汩汩的涌動聲,還有長眠烏龜的酣聲,多少年過去了還能很清晰地聽到。那個泉眼的地下水道一直通到渤海灣,原來是大海的水形成的關中澤國,那巨型烏龜也是從海里通過水道爬到關中來的。
精彩圖集:鐘樓 古城西安的象征>>>>>
西安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