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端午節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5月26日 18:15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每逢三亞端午節各處也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三亞旅游攻略,三亞游記攻略,三亞好玩嗎,三亞在哪里,三亞有什么好玩的,三亞怎么去,三亞怎么走,三亞住宿,三亞景點景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我國海南,每逢三亞端午節,三亞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歷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艷、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在三亞端午節時,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于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
節日時間:
6月6日(農歷5月初5)
節日習俗:
中國大陸南方地區端午節習俗保存較完善,也較北方地區氣氛濃厚,各地紛紛舉辦各種規模的賽龍舟活動,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雖然不一定代表端午節本身的紀念屈原的意義,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義。但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著。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在中國大陸地區也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按規定放假一天。
2009年
湖北省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
湖北秭歸“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西塞神舟會”賽龍舟,
湖南“汨羅江畔端午習俗”,
江蘇蘇州祭伍子胥的“
蘇州端午習俗”,就是中國大陸長江流域三個省份當地人民慶祝端午節時的習俗。
節日由來: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史籍資料中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有四種:一是認為端午節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習俗;二是認為端午節起源于古代吳越民族對龍圖騰的崇拜;三是說端午節插艾草、懸菖蒲都是為了夏日驅病防病,與古俗視五月為“惡月”、視五月五日為“惡日”相應,所以端午節是起源于古代“惡月”、“惡日”說。第四種說法,也是在民間影響最大、范圍最廣的看法,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節日活動:
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飲雄黃酒、吃餾米、游百病等。
若您還想了解更多的海南節日信息,請點擊進入:海南節日介紹
友情提示:若您還想了解更多三亞旅游信息,請咨詢我們的24小時服務熱線:
三亞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