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關是在哪里啊?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2月26日 11:17
西關其實就是荔灣的舊稱,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于荔灣區,北接龍津路,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荔枝灣,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廣州旅游攻略,廣州游記攻略,廣州好玩嗎,廣州在哪里,廣州有什么好玩的,廣州怎么去,廣州怎么走,廣州住宿,廣州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習慣了不曾習慣的習慣
廣州西關是在哪里啊?貌似西關不是個區吧?
回答:回答:競儀
西關其實就是荔灣的舊稱,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
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于荔灣區,北接龍津路,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荔枝灣,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稱。西關分為上西關和下西關,其中上西關地勢較高,下西關地勢較低。明末興建起十八甫,開設有十三行。清代中、后期起,西關先后興建了寶華街、逢源街、多寶街等居民住宅區。西關是廣州的舊城,因明清時地處城西門外而得名,在明清時期這兒就是廣州的商貿中心。
西關的興起:
西關從什么時候開始崛起,查過史籍都找不著明白的說法,但西關最輝煌、最神氣的應在清末民初。那個年代廣州的所有經濟因素都集中在廣州的西部,這里有進出口貿易碼頭,有各種貨棧和倉庫,更有各國商業機構和洋行,著名的買辦基地十三行就在這里。中國最早的海關及廣東最大的郵政局也設置其中。更令人崇洋媚外的是西關南端的“沙面”,這里是英國人的租界。
在西方人大量來到廣州之前,西關僅僅是古老廣州城的城鄉結合部,那時西郊的荔枝灣和泮塘一片水鄉澤國,鄉民在池塘澤泮栽種蓮藕與香菱。西城墻根住著一些為古老城市服務的民工,他們入城賣菜,打掃街道,清倒糞便,就如今天的“農民工”一樣,干著城里的各種粗活。
西關在廣州的城市發展中脫穎而出,這完全得益于西方的經濟入侵和它的地理位置。西關的南面是珠江內河最寬的白鵝潭,自廣州有城以來,這里便是水路交通的要地。清代的海防比明朝寬松,西方列強的商旅多通過白鵝潭進入中國的南方。皇朝時代沒有對外貿易政策,乾隆皇帝早就回答過英國人,說我中華地大物博,什么東西都有,根本無須與英國互通有無,這就從國策上堵住了同西方人來往。但是,不管是明朝的海禁還是滿清的鎖國,都禁不住沿海人民同外界接觸。當明朝借了澳門給葡萄牙人,廣東與洋人的生意就沒有停止過。
外國商人利用民間渠道,進行種種非法買賣,西關就是一個重要的口岸。清朝的高官一邊不想同外國人做生意,一邊又對西洋的玩意十分青睞。于是,千里鏡、時辰鐘、女人化裝品、高級官員用以護身的毛瑟手槍等等,便源源不斷地送往京城,西洋的珍玩成了南方官吏孝敬朝廷大官的佳品。后來清政府迫于時勢,同意和洋人做生意,但又不準在城里進行。于是洋人便在白鵝潭的岸邊建起商館、碼頭,我們的祖先稱之為“夷館”。那些曾經大膽與洋人做買賣的商人,為了方便同洋人打交道,也在夷館的周圍建起商行,這就有了后來的十三行。乾隆對英國人傲漫無禮,后來證實不無道理,兩萬里外的英國怎可同中國互通有無。中國稍為開放之后的事實證明,英國人賣到中國的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其中最有害的貨物就是鴉片煙。
廣州一些商人在重利的驅駛下,冒死和洋人做這種生意,官員對這種狀況也只好只眼閉只眼開,有的甚至官商勾結。不過,當年廣州作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吸引了全國的出口商品和商業人才,由此促進了廣州經濟的發展,造就了西關的繁榮。
廣州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