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每個口岸的的運行時間不一樣,如果你想在香港玩久一點,回深圳的時候可以選擇皇崗口岸,或者其他全天候運行的口岸。深圳各個口岸的通關服務福田口岸(運行時間:6:30-22:30)福田……,香港旅游攻略,香港游記攻略,香港好玩嗎,香港在哪里,香港有什么好玩的,香港怎么去,香港怎么走,香港住宿,香港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紫色蝴蝶
準備去香港玩,不打算住香港,所以早上早點過去,晚上晚點回深圳,不知道深圳這邊口岸可以通關的時間是怎么樣的?
回答:回答:日久情淡
深圳每個口岸的的運行時間不一樣,如果你想在香港玩久一點,回深圳的時候可以選擇皇崗口岸,或者其他全天候運行的口岸。
深圳各個口岸的通關服務
福田口岸(運行時間:6:30-22:30)
福田口岸是旅客出入境的陸路口岸,位于福田區裕亨路(福田保稅區東側)。總用地面積6296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2035.85平方米,設入出境大廳各一層,出入境通道共146條。出境大廳內設有邊檢通道78條(自助式通道20條、人工驗放通道58條),入境大廳內設有邊檢通道68條(自助式通道20條、人工驗放通道48條),設計日過境旅客通過能力為25萬人次。人行通道橋工程連接福田口岸聯檢大樓和香港九廣鐵路落馬洲管制站,是連接深圳地鐵4號線和香港輕鐵東部支線的口岸樞紐工程。橋長240米,深方116米,港方124米,橋寬16.5米,上下兩層,單向行走,橋內有自動步行梯(深圳一方每層有一部長80.5米的自動步行梯),分別供深港出入境旅客使用(上層為出境,下層為入境)。口岸查驗機構有海關、邊檢、檢驗檢疫局,服務機構有省公安廳駐深簽證處,經營單位有銀行、免稅店服務等。口岸每日6:30時開閘,22:30時關閘,口岸運行16小時。出入境旅客主要乘坐深圳地鐵4號線和香港輕鐵東部支線。
深圳灣口岸(運行時間:6:30-24:00)
深圳灣口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客貨綜合性公路口岸,位于深圳市蛇口東角頭,與香港鰲勘石連接。該口岸占地110公頃(其中香港為40公頃,深圳為70公頃)。預計日均交通量將達58600輛(其中貨車43200輛次/日、小汽車13900輛次/日、大客車1500輛次/日),過境旅客6萬人次。按照“一地兩檢”口岸查驗模式運作。2007年7月1日正式開通啟用聯檢大樓出入境大廳各一層。口岸開通初期只開通第一層,一層出入境各設檢查通道21條(其中自助通道各10條)。小(客)車檢查區:海關、邊檢分別在出入境檢查通道上,各設小車通道17條、客車2條。貨車檢查區:在出境檢查通道上,海關設27條,邊檢設22條;在入境檢查通道上,海關設26條,邊檢設22條;海關二道設12條。口岸查驗機構有海關、邊檢、檢驗檢疫局,服務機構有省公安廳駐深簽證處,經營單位有銀行、免稅店等。口岸每日6:30時開閘,24:00時關閘,口岸運行17.5小時。
羅湖口岸(運行時間:6:30-24:00)
羅湖口岸是我國目前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陸路口岸。位于深圳羅湖商業中心南側,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深港兩地由一座雙層人行橋和一座鐵路橋相連。羅湖口岸是改革開放前深圳僅有的兩個陸路口岸之一。1887年九龍海關正式建立,1949年九龍關起義,建國初期主動后撤至現在位置。新聯檢大樓于1984年1月開始動工興建,1986年6月14日竣工啟用。占地面積18107平方米,主樓高12層(含地下一層),南、北附樓各3層,總建筑面積共70623平方米。樓內地下B層和一層為入境(北行)查驗場地,建筑面積18107平方米;二層和三層為出境(南行)查驗場地,建筑面積17558平方米。2002年羅湖口岸經過大規模改造后,查驗通道從原來的137條增加到173條,具體設置如下:地下B層設為港澳旅客入境檢查通道48條,一層為非港澳游旅客入境檢查通道39條,二層為非港澳旅客出境檢查通道39條,三層為港澳旅客出境檢查通道47條。口岸設計通過能力由八十年代每天20萬人次,提高到目前每天40萬人次。羅湖口岸經多次延長口岸開放時間,目前每天早晨6:30時開閘,晚上12:00時關閘,運行17.5小時。
皇崗口岸(運行時間:00:00-24:00)
皇崗口岸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客貨綜合性公路口岸。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南端,與香港新界落馬洲隔河相望,口岸南面的皇崗—落馬洲大橋橫跨深圳河連接深港兩地。皇崗口岸是配合廣深高速公路建設新開設的口岸。1985年5月開始建設,1989年12月29日貨運部分啟用通車,1991年8月8日客運部分開通使用。目前聯檢樓等產權歸屬仍不明晰,但使用權屬于政府。1994年11月3日起,開辟兩條貨檢通道試行24小時通關,并設置了空車驗放專用通道。1997年3月20日開通了皇崗—落馬洲(港方口岸)穿梭巴士服務,為方便旅客過境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1999年10月,實行車輛自然分流通關,即除部分貨物、車輛按照有關規定維持現行做法從指定口岸進出境外,其他行走文錦渡、沙頭角口岸的貨車在原行走口岸晚上關閘以后,可行走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的貨車通道。2003年1月27日零時起,皇崗口岸實行旅檢通道24小時通關。2003年10月8日始,允許持有文錦渡、沙頭角口岸兩地牌的私家車、公務車和商務車在零時至6:30時從皇崗口岸出入境。皇崗口岸區域占地面積101.6萬平方米,其中監管區65.3萬平方米,生活區6.8萬平方米,商業服務區29.5萬平方米。監管區分東、西兩個場地,東場為貨檢場地,西場為客車和旅檢場地。貨檢場東側為入境查驗場,西側為出境查驗場;旅檢大廳東西向排列,東側為入境大廳,西側為出境大廳,大廳兩側為客車通道。共設有入出境車輛檢查通道52條,其中小汽車檢查通道12條,貨車檢查通道40條,其中,入出境各20條(邊檢實行“快捷通”后建設了10條通道);旅檢查驗通道50條,其中,入出境各25條。設計通過能力為車輛5萬輛次(標準車),旅客5萬人次。皇崗口岸是我國唯一全天候通關的口岸。旅檢和貨檢均全日通關,其中貨檢正常通道早晨7:00時開閘,晚22:00時關閘,但晚22:00至24:00時保留六條通道運行(進2出4)。
文錦渡口岸(運行時間:7:00-22:00)
文錦渡口岸是以供港鮮活產品過境為特點的公路客、貨運綜合性公路口岸。位于深圳市羅湖區南面、香港新界北面,由兩座公路橋與新界香港相連。文錦渡口岸是改革開放前深圳僅有的兩個陸路口岸之一。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改革開放前,文錦渡只是供港鮮活商品的貿易口岸,1978年10月建成公路橋,1985年2月新建一座公路橋,實行入出境車輛分橋行駛。配合治理深圳河工程,原出入境橋被拆除,新建一座出入境雙向橋于2005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經過多年來的不斷改造,目前口岸區域占地面積13萬多平方米,共有20條汽車檢查通道,其中,小汽車、客車檢查通道2條(入、出境各1條),貨車檢查通道18條(入境10條,出境8條)。另有12條入出境旅客檢查通道(入、出境各6條)。口岸的總體設計是:日汽車流量10000輛次,日旅客流量3000人次。1991年入出境車輛335萬輛次,日均9181輛次,2004年,經該口岸入出境車輛277萬輛次,日均7562輛次,年均下降0.5%。這是由于皇崗口岸投入使用分流等因素造成的。1997年后,該口岸入出境車輛穩定在日均7000輛左右。貨檢每日7:00時開閘,22:00時關閘,運行15小時;旅檢每日7:00時開閘,22:00時關閘,運行15小時。
沙頭角口岸(運行時間:7:00-22:00)
沙頭角口岸是服務于我市鹽田、龍崗及珠江三角洲東部地區的輔助性客貨綜合性口岸。位于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西面,東接沙頭角保稅區和鹽田港,北鄰梧桐山公路隧道。距深圳市區12公里。1984年,國務院批準沙頭角口岸對外開放,1985年3月建成使用,2005年1月28日啟用新的口岸跨境大橋。口岸管理區占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其中入出境旅客查驗場地5700平方米,入出境貨物查驗場地3.6萬平方米。旅檢大廳設在口岸區中間,東側是出境貨檢場,西側是入境貨檢場。共設有入出境車輛檢查通道8條(入、出境各4條),查車臺15個;入出境旅客查驗通道16條(入、出境各8條)。此外,還建有專門供香港靈柩入境的檢查服務設施,為港澳同胞前往大鵬灣“華僑墓園”辦理安葬和掃墓活動提供方便。沙頭角口岸原設計車輛日通過能力1500輛次、人員1500人次。由于口岸設施限制,近年來,該口岸增速緩慢。每日7:00時開閘,旅客通道22:00時關閘,運行13小時;車輛通道22:00時關閘,運行15小時。
鹽田港口岸(運行時間:全天候)
鹽田港位于深圳經濟特區的東部,南海大鵬灣海域的西北部,南與香港九龍半島隔海相望,東經114°15′,北緯22°35′。從水路到香港維多利亞港53海里,至廣州黃埔港121海里,至珠海經濟特區九州港75海里。是平(湖)鹽(田)鐵路、惠深高速公路、鹽壩高速公路的起點,交通十分便捷。鹽田港區自然岸線長6公里,水域面積250平方公里。岸邊水深-15-20米。由于大鵬半島與九龍半島天然的屏障掩護,灣內水深浪小,無淤積,大型船舶可自由進出及錨泊,是少有的天然良港,是中國沿海四大國際中轉深水港之一。
大亞灣口岸(運行時間:碼頭業主自用)
大亞灣核電站專用碼頭位于深圳市大亞灣畔,距深圳市中心約45公里,離香港島約50公里。該碼頭是由廣東核電合營公司投資興建,198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在核電站建設期間對外國籍船舶開放。主要是為大亞灣核電站建設所需材料和設施設備服務。為適應繼續建設嶺澳核電站和保證大亞灣核電站正常運作的需要,1997年1月14日,國務院批準該碼頭繼續對外國籍船舶開放。
蛇口口岸(運行時間:蛇口港區【貨運】:全天候。蛇口客運碼頭:07:00-22:30)
蛇口口岸位于珠江口東岸、深圳市西部南頭半島南端,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由企業自籌資金建設管理和經營的國家一類口岸,該口岸從1979年8月開始動工興建,1981年9月經國家批準對外開放。年設計吞吐量貨物為1000萬噸、集裝箱為60萬標箱、旅客為500萬人次。蛇口港貨運碼頭進港航道及港池水深為-10.7米,10萬噸級貨輪可自由進港。現已建成客、貨運及集裝箱生產性泊位33個。其中客運泊位15個,油碼頭泊位2個,修船泊位3個,散雜貨泊位11個,集裝箱專用泊位2個,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有8個。目前,該港已由原來只為南海石油服務的后勤基地,發展為能承擔內外客運與貨運,集鐵路、公路、水路等運輸方式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口岸。蛇口港區客運碼頭港澳航線每天有14班高速豪華客船往返穿梭蛇口至港澳之間。其中往返香港有13個對開26個航次,往返澳門有1個對開2個航次。1999年8月15日正式開通蛇口客運碼頭至香港的夜航,延長口岸開放時間,為兩地旅客和外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赤灣口岸(運行時間:全天候)
赤灣水運口岸位于珠江口東岸、深圳市西部南頭半島西南端,是天然避風良港,航道水深為-10.6米,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深水碼頭。港區周圍錨地可同時停泊10艘萬噸級以上的貨輪。該口岸于1982年8月動工興建,由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聯合企業的中國南山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和經營,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對外國籍開放。現碼頭岸線總長為2.89公里,已建成大、小型泊位25個,其中5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3個,最大靠泊能力為6.5萬噸。
媽灣口岸(運行時間:全天候)
媽灣水運口岸位于珠江口東岸,深圳市西部的南頭半島西側,是深圳西港口群中地理條件最為優越的深水碼頭之一。其港口主要功能為深圳西部臨海工業和城市建設物資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部分水運物資中轉服務的港區。該口岸于1987年11月由南海石油深圳開發總公司、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三家組成的海星港口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經營。1990年7月建成3.5萬噸級4#泊位并開港,同年10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對外開放。媽灣港區進港航道和港池水深常年保持在-12米以下,可停靠近10萬噸級以上的貨輪,并擁有岸線為3000多米,后方有填海形成的縱深285m—450m的陸域,規劃建設生產性泊位18個。其中深水泊位12個;通過能力1450萬噸,其中煤炭、水泥及油氣品分別為540萬噸、100萬噸和320萬噸。1#至4#泊位由深圳海星港口發展有限公司建設和經營,主要為散雜貨多用途碼頭;0—1#至0—6#泊位分別由樂意倉儲有限公司、月亮灣電廠油碼頭、深圳中石油美視油庫公司、深圳南油港口倉儲發展有限公司和南油石化公司等負責建設和經營。主要為成品油、燃油、輕油和液化氣等危險品提供裝和中轉服務。9#、10#2個5萬噸級泊位是由深圳媽灣電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為媽灣電廠生產所需燃煤提供卸煤的專用泊位。
東角頭口岸(運行時間:暫停使用)
東角頭水運口岸位于深圳市西部南頭半島東南端,東距深圳市28公里,是深圳西部港口群中的一個中型客、貨運碼頭。該口岸1985年3月由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與香港中華造船廠合資興建,并由深圳圳華港灣企業有限公司負責和經營。區內建有中、小型泊位6個(其中石油品泊位2個),堆場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1987年1月,經國家批準為對外開放口岸。碼頭設計能力為50萬噸。
梅沙口岸(運行時間:暫停使用)
梅沙口岸位于深圳東部梅沙旅游區內,西距市區30公里,北與鹽壩高速公路相連。1984年7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為深圳經濟特區旅游專用的對外開放口岸,同年8月15日深圳梅沙至香港沙田航線開通,同年11月17日因客源不足等問題一度停航。1985年6月1日該航線復航,同年11月再度停航,該口岸暫停使用至今。
香港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