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登山最好玩地方推薦:福田區一、蓮花山登山攻略: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北端,全園占地面積166.14公頃。公園以其清新、秀麗的姿色和端莊、質樸的風格吸引著廣大游人,是一座風景……,深圳旅游攻略,深圳游記攻略,深圳好玩嗎,深圳在哪里,深圳有什么好玩的,深圳怎么去,深圳怎么走,深圳住宿,深圳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我只想守護伱輩子
深圳哪里可以登山?深圳哪里登山最好玩?
回答:回答:何時夢想才能實現。
深圳登山最好玩地方推薦:
福田區
一、蓮花山登山攻略:
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北端,全園占地面積166.14公頃。公園以其清新、秀麗的姿色和端莊、質樸的風格吸引著廣大游人,是一座風景優美、環境清新的休閑勝地。
蓮花山公園籌建于1992年10月10日,1997年6月23日正式對外局部開放。直屬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辦公室領導。公園現已開發建設并向游人開放的面積為60公頃。綠色、環保、自然、和諧發建設并向游人開放的面積為60公頃,綠色、環保、自然、和諧是整個公園的基調。坐落于公園主峰的山頂廣場,面積達4000平方米。鄧小平同志銅像矗立在廣場中央,銅像高6米重7噸,為青銅鑄造,基座高3.68米。塑像的造型為具有動感的、鄧小平同志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態。銅像由白瀾生等四位著名雕塑家集體創作,上海造船廠鑄造。江澤民同志為銅像題字,并于2000年11月14日親自為銅像揭幕,中心區美景盡收眼底。現在,山頂廣場已成為廣大市民和中外游人緬懷一代偉人風采、飽覽中心區景色的最好去處。
公園南區建有以棕櫚科植為主的、具有熱帶、亞熱帶風光的8萬平方米的椰風林大草地,為游人提供了環境優美的活動空間可3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質清澈、環境優美,給公園增添了靈氣,使游人享受劃船和垂釣的樂趣。東南部建成16萬平方米以大面積草地和微地形為主的風箏廣場,市民在這里放風箏已成為深圳市的一大人文景觀;東南面坡地種植有上萬株鳳凰木,每當夏季來臨時,鳳凰木花開,滿山紅遍,是蓮花山非常壯麗的自然景觀。東北部為面積近15萬平方米的疏林草地,起伏自然的草坪和品種繁多的各種喬灌木,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片優美的休閑、游憩綠地。西北部與蓮花北村相對,面積近7萬平方米的草地上,種植了面包樹、火焰木、海南紅豆、風鈴木、印尼雞冠刺桐等珍奇樹種和大片桃花。
公共交通:從正門進去的:乘坐107路、108路、111路、14路、15路、215路、228路、235路、236路、237路、25路、322路、350路、350路區間、374路、383路、38路、41路、54路、60路、65路、71路、K105路、K578路、N9路,到蓮花山公園站,從南門進入公園。也可以乘坐104路、11路、12路、14路、16路、209路、209路區間、213路、316路、319路、365路、370路、46路、58路、59路、6路快線、6路慢線、71路、79路、N13路、N6路、購物線,到北大醫院站下車,從西北門進園。
停車指南:蓮花山公園內有3個停車場,其中一個在東南門關山月美術館附近,一個在西門新洲路附近,這兩個停車場都能提供200多個停車位。東北門彩田村附近也有一個停車場,不過這個停車場較小,大約只有50個停車位。
二、筆架山登山攻略:
筆架山公園是有十余座小山峰的丘陵起伏地,最高峰海拔178米,郊野性濃,十分適合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而豐富的植物資源和清新的空氣也適合老人上山鍛煉身體。
公共交通:乘坐102路、11路、12路、209路、213路、216路、234路、244路、302路、30路、317路、319路、323路、357路、365路、398路、53路、58路、59路、6路快線、6路慢線、79路、K302路、M201、M202、N12路、N13路、N6路,到筆架山公園站下車。
停車指南:筆架山公園內有3個停車場,但位于筍崗門附近的停車場由于福田河改造而暫停對外開放,皇崗路附近的西門停車場能提供200多個停車位,梅崗路附近的東門停車場也有100多個停車位。
南山區
南山登山攻略:
大南山佇立在深圳南頭半島上,周圍是蛇口工業區,主峰海拔336米。山上樹林茂密,景色宜人,登高望遠,整個深圳灣畔盡收眼底:遠可觀深圳市中心區樓群、香港流浮山脈、元朗景色,近可俯視南山半島、寶安新城。1994年,蛇口工業區在南山上修建了行人便道和涼亭。如今的大南山,已經成為深圳西部的重要景點。
登山路線:
北登山口:也就是東濱路登山口。是盤山水泥路,比較長。一般適合開車來爬山的人。可以將車停在山腳下。一般不推薦走這條線登山。目前正在修西部通道,暫時沒有公交車。
海關登山口:從蛇口海關上山,主要是石階。路不長,但比較陡,容易累。公交車113、328、329等在聯合醫院站下車。
半山別墅登山口:也就是明華中心登山口。靠近海上世界,從半山別墅沿著山脊攀爬,比較險。公交車113、70、328、329等在海洋大廈處下車即可。
寶安區
一、羊臺山登山攻略:
羊臺山位于寶安區與南山區的交界處,山體橫跨寶安區的石巖、龍華和南山區的西麗三個街道,主峰在石巖境內,高度為587.3米。
羊臺山為蓮花山余脈,屬海岸山脈高丘陵地。山勢上陡下緩,溪谷與山脊相間分布、錯落有致。羊臺山地質構成主要為燕山期花崗巖。羊臺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無霜期長達353-355天,多年平均氣溫在23℃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933mm,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平均濕度為79%。
羊臺山是深圳河流的重要發源地,山腳下分布著石巖、鐵崗、西麗、高峰和賴屋山等多個大小水庫。羊臺山土壤大部分為花崗巖風化的紅壤和赤紅壤,只在山腳下有少量濱海沙土。由于風化較好,土壤深厚,植被茂盛,尤其是一些溝谷,由于較少受到外來人為干擾,目前仍保存有大片的次生南亞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生長著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以及其它珍貴樹種如野生樟樹、土沉香等。山上仍生長有穿山甲、小靈貓、野豬、芒鼠、貓頭鷹、白頭鴨、虎紋蛙、小鯢等數十種野生動物。
羊臺山,又名羊笛山,得名源于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相傳宋朝時一位大家閨秀珠珠愛上了放羊吹笛的長工海仔,但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下,他們這種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注定要以悲劇收場.最后海仔被迫害致死,珠珠也殉情而去。海仔和珠珠死后,當地人將海仔放羊吹笛的山坡稱為羊臺山(羊笛山)。山上有一座名為嫩七娘峒的山峰則源自另一個感人的故事.相傳早年寶安大旱,七位年輕農家姑娘不畏艱辛上山誠心求雨,終于感動上蒼普降甘霖.人們為了紀念,便將其求雨的山峰命名為嫩七娘峒。
羊臺山下居民以客家人為主,是1699年決定恢復新安縣后由嘉應州(今梅州市)和福建等地的客家民系居民遷入落籍。他們保持了自己的傳統習俗,也成為羊臺山地區民風民俗的一大特色。
登山路線:
登羊臺山大致分三個方向:北面石巖、南面西麗和東面龍華,其中石巖線路是唯一公共旅游線路,其他線路均為村民或旅友所開辟,不能保證沿途的安全性。
1、石巖線路
該方向山道已鋪成石階,十分易行。由市區前往,一般乘302到龍華車站,轉眾多經石巖的公汽到石巖鎮寶石東路石巖大道(或吉祥路)路口下車(可告司乘員到石巖醫院),再搭摩的(5元)講到龍眼村(或益力礦泉水廠)。穿過龍眼村左上即是登山道路,約1個半小時可到山頂:有標志鐵架和巨石若干。
2、西麗線路1
由市區、南山乘101、226、434、435到西麗湖,沿沁園路經麒麟山莊、療養院、大勘村、福利農場到黃金坑村。由黃金坑耕作口(武警把關,需好言商量)出關,穿過農田、養豬場向北上山。一路沒有明顯山路,行于荔枝樹和灌木雜草中,一定要注意方向——正北。40分鐘上到小山頂后可西北望羊臺。前下方一道山谷,有三五間農宅(香對壢),對面山腰以上可見防火隔離帶。尋路下谷底再上到隔離帶后一路西北向登山,經蔦歌山沿山脊前行,約2—3小時可達羊臺山頂。蔦歌山有一奇景:一巨石由北南望極似大象:頭東尾西,眼、耳、鼻、四肢清晰可辯,甚至尾巴也有。惟妙惟肖,令人驚嘆。
3、西麗線路2
由市區、南山乘67到西麗麻墈村總站,沿二線關路向北走有一大門進去便有小路通往羊臺山防火隔離帶,沿防火隔離帶上山即可到山頂,約2小時到達山頂,沿路風景不錯,能看到西麗湖。
4、龍華線路
屬于非公共旅游區,此段道路還在修建階段,對旅友來說,有很多條路都可通達山頂,線路都很長,單程需要2-4小時。通常是從龍華大浪街道辦處登山,關內人想去的話,出梅林關上梅龍路,轉布龍向石巖方向到大浪街道辦就到山腳下了。上山線路通常是經賴屋山水庫迎溪流而上,岔道較多。
二、鳳凰山登山攻略:
鳳凰山位于寶安的福永鎮鳳凰村,海拔306米。該山奇拔峻秀,峰巒連綿迭翠,最高頂“飛云頂”可覽西部沿海臺丘風光,遙望天水相連的伶仃洋。鳳凰山風景區的交通非常便利,廣深高速公路、廣深公路貫穿南北;福永海航碼頭和深圳機場侍立山麓西南。
鳳凰山上巨石嵯峨,似禽似獸,嶙峋溢彩,洞壑幽藏,山水自然,風光獨特。亞熱帶的海洋性氣候,使得鳳凰山四季如春,樹木四季蔥蘢,自然風景綺麗。鳳凰山人文景觀豐富,鳳凰巖是鳳凰山中的山巖洞天勝景。其高可憑眺,秀可觀賞,奇可探究,幽可養神。今保留的勝景除“煙樓晚望”外,還有雞心修竹、石乳清湖、騖石點頭、凈瓶西露、麻籃仙印、松徑風琴以及飛鼠巖、伶仃石等景點。
現在,整個鳳凰山名勝區分為三個部分:山下勝景區、古廟勝景區、山頂勝景區。山下勝景區由位于嶺下村的“鳳凰文塔”以及沿著石階路的“朝陽靈犬石”、“普門示現牌坊”、“青牛躍澗留仙跡”、“圣水靈泉”、“松徑風琴”等景點,和正在籌建的“中國圣城”組成。古廟勝景區是鳳凰巖的主體部分,有盤山公路和石階小路通到。以始建于公元1297—1307年間(元代初期大德年間)的鳳凰古廟為主體,配以眾多的自然景觀。這些自然景觀分別是:“凈瓶灑露”、“鶯石點頭”、“鳳凰仙洞”、“長壽仙井”、“合掌枕流”等。另外,在這一景區的峭壁上,還留下了豐富的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現在這里還新建有望海樓。
山頂勝景區第一景點是“云頂參天”這里開始分南北兩路:南路(即沿著大茅山的方向)有“豬兜石”、“萬蝠洞”、“石乳清湖”、“獅吼巨石”、“煙樓晚望”諸景點;北路(即沿著白鴿山的方向)有“試劍石”、“伶仃奇石”、“較剪石”等景點。
登山路線攻略
乘銀湖鳳凰村的301、310或其他往機場方向大巴,過西鄉、深圳航空城、鶴洲立交后在黃金燈飾廠下車。往北下穿廣深高速公路,面前即是325米的求雨壇山。上山可沿土質公路,也可正對山頂直接攀登:幾乎都是在荔枝樹間穿行,只最上接近山頂一段較陡,不太難走。約40分鐘到頂,繞電視臺圍墻或翻墻進入(內有大、小狗5只,小心),再沿大院東面正門公路北行。十多分鐘后公路左轉下山,左前下方可見東方英文書院。此時需向右前方向上到山脊,一路沿山脊向北行走。道路開闊易行,起伏也不利害,經大茅山(376米)、二茅山、四茅山(不經過三茅山)約2小時到鳳凰山公園。在大茅山山頂有標志鐵架、巡山人小屋,并可遙望公園觀景亭。
鳳凰廟前有區內小巴約10分鐘至鳳凰村公交總站,之后搭301即可返回市內。這條線路路程不遠、時間較短、行走容易,游玩甚好。鳳凰山的玩法有許多種。從景區門口上臺階,二十幾分鐘即可登頂。這里著重介紹求雨壇----鳳凰山----林山(七瀝水庫)----沙井的全程
龍崗區
一、七娘山登山攻略:
七娘山位于大鵬半島南端,主峰距南澳區約6公里,海拔867.4米,是僅次于梧桐山的深圳第二高山。相傳古時曾有七位仙女云游駐足于此,因而得名。大鵬半島三面環海,七娘山主峰突兀,似大鵬踞海,翹首北東。由山嶺背―東風嶺及磨朗鉤―大燕頂構成雙翼,展翅欲飛,故又稱大鵬山。站在山頂往北極目遠望,古大鵬所城、東山古剎及大亞灣、嶺澳核電站、大小梅沙海濱度假營等等,盡收眼底;站在東部最遠端的海柴角回首近觀,主峰七娘山好似綠色帳幔,斜掛在天際,真正是兩種文明兩種風光兩重天。
根據東部開發規劃,七娘山上已建有國際狩獵俱樂部。七娘山將與南部正建的西沖國際風帆游艇休憩區、旅游度假村,大鵬灣沿岸迭福、下沙、東沖、西沖、桔釣沙、水頭沙等多個海灘,以及稱頭角海蝕地貌景觀區、南澳海鮮一條街、大亞灣東山珍珠養殖場、大鵬青少年度假營、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等景點,共同組成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的深圳市東部的大鵬半島山海景觀大旅游度假區。
登山路線攻略
A線路,傳統線路,攀登由七娘山西邊山腳的水廠為起點,屬于山脊線路線,坡度較陡,沿途行進于樹林之中,路面基本是明顯的土路,大部分已有土臺階。在海拔490米處,有第一平臺,可是觀景。正常攀登需時2~3小時。
B線路,線路在東風嶺(375米)以下有三個可行的岔路,其中,B3可同往高嶺舊村。該線路屬于山脊線路線,距離相對較長,坡度比較平緩,沿途植被低矮。正常攀登需時2.5~3.5小時。
C線路,攀登起點在楊梅坑村。該線路屬于山脊線路線,距離相對較長,前半程坡度略陡,后半程坡度中等,沿途植被茂盛,路線相對明顯。正常攀登需時2.5~3.5小時。
D線路,楊梅坑溯溪線路~由楊梅坑攀登,沿途植被豐茂,因岔道較多、攀登困難,不作為一般推薦,在此圖中未標出。
E線路,攀登起點在鐵扇關門水庫。該線路屬于山脊線路線,坡度陡峭、相對危險,路線不明顯、部分路段需要開路,且部分地段有獸夾,不適合入門者攀登。有經驗者攀登需時2.5~3.5小時。
F線路,攀登起點騰棚坳溪水出口。該線路屬于溯溪路線,沿途植被極為豐茂,沒有明確路徑,前半程溯溪、坡度中等,后半程叢林開路、坡度陡峭,不適合入門者攀登。有經驗者攀登需時3~5小時。
二、園山登山攻略:
園山風景區位于龍崗區橫崗東南部,面積1500多畝。景區西南有梧桐山和梅花尖。鵝公髻是園山的主峰,在這里可以鳥瞰橫崗鎮全貌、深圳市中心、龍崗中心城、三洲田水庫、鹽田海域、香港碼頭。
園山風景區自然景觀豐富,群山秀美、綠樹掩映、飛泉跌宕、鳥語花香、冬暖夏涼;山中清澈的泉水四季長流,并有十多處天然瀑布和溪潭,水溫常年在120C左右;還有形態各異的巨石和壯觀的懸崖峭壁。主峰鵝公髻山勢陡峭,古木參天,藤纏霧繞,怪石嶙峋,氣勢雄偉。沿登山道可以游覽三姐洞、三姐泉、一線天等景點。
園山的景點還有“一線天”、“藤籮溝”、“老虎溝”、“聽泉巖”、“碧玉潭”等,山上還有黃豆窩客家古圍和關帝廟等。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了對風景區的開發建設力度,修造了水上樂園、小鳥樂園、青少年訓練營、大型燒烤場、文化養生莊園等設施,生態休閑的特點逐步顯現出來。
園山“三姐洞”和“三姐泉”有個美麗的傳說:傳說歌仙劉三姐歌唱得好,人也長得漂亮。地主看上了劉三姐的才貌,派家丁抬著聘禮和花轎上門,欲強逼成婚。劉三姐假裝答應,婚嫁途中乘機逃脫。劉三姐一路逃,家丁一路追,從廣西一直追到廣東,最后追到如今橫崗園山地界,家丁聽說山上有條“老虎溝”,不敢再追。后來,劉三姐就在園山住了下來,餓了就吃山上的野果,渴了就喝山洞的泉水。現在,離三姐洞不遠的地方有泉眼,四季泉水長流,人稱“三姐泉”。關于“一線天”也有一個傳說:傳說有位放鵝郎阿髻,為給母親治病,采藥深山,見峭壁上有一棵異草,爬了十幾次都滑下來,眼看太陽西墜,急跪地祈,愿減壽換草救母,孝心感動霹靂神,劈石開路。后人便稱此處為“一線天”。
路線攻略
一、大康溪谷溯溪:溪谷全長約2.6公里,溪水長年不斷,巨型河卵石堆積谷底形成灘、洞、臺、壁及溪流、瀑布、河潭,氣象萬千。"溯溪"是現在較前衛的運動之一。
二、老虎溝探險:探險路線一路景點有九曲十八彎、高山流水、野豬林、老虎溝飛瀑、失洛園、楊梅林、關帝廟及客家遺址(乾隆年間建造)。
三、鵝公髻登山觀光:由登山主道攀登約40--50分鐘到達鵝公髻觀光巖,可鳥瞰深圳市中心、香港船灣碼頭,沿登山道可游覽三姐洞、三姐泉、一線天等景點,全程約1.5小時。
三、馬巒山登山攻略:
位于鹽田與坪山交界處,處坪山新區東南部,占地50平方公里,風景秀麗。馬巒山面臨大、小梅沙,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在馬巒山可觀海、觀山、觀湖、觀瀑布,可觀村落和田野,晨觀日出,夜觀海景,充滿詩情畫意。
馬巒山海拔300—590米,在盛夏時山上氣溫比深圳市區要低3度。馬巒山沒有工業污染,空氣清新,環境質量相當高。馬巒山的觀景區包括4個部分:一是紅花嶺水庫梅園區。由紅花嶺水庫,500畝梅園及部分桔園、山林組成。這里風景秀麗、環境幽靜、綠蔭蔥蔥,野獸出沒,是旅游、狩獵的好去處。二是馬巒山瀑布風景區。由馬巒瀑布及周圍大山林組成。馬巒山瀑布是目前發現的深圳市最大的天然瀑布,瀑布高50米,飛花泉水,四季長流,瀑布下有水潭和眾多巨石組成,周圍古木參天,清幽、古樸、令人心曠神怡。三是桔園、荔園風景區,是典型的觀光農業風景區,荔枝飄香,金桔掛果季節,是人們由熱鬧喧囂的城市返歸清新幽雅的大自然觀賞、品嘗佳果的好地方。四是峰頂梅園風景區。由1500畝8萬株梅樹及嶂頂觀梅亭組成,風景區既可觀賞到小梅沙的海景,又可領略8萬株梅樹開花時一片“白海”的壯觀景色。登上嶂頂的觀梅亭,近處千畝梅園,遠處小梅沙海景盡收眼底。我國著名畫家關山月題寫的“梅林”兩字,鑲嵌在山坡上。馬巒山有東江縱隊抗日故址,所以也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讓游客瞻仰革命舊址。
路線攻略
馬巒山溯溪登山線是距離深圳很近的一條難道和強度適中的徒步線路,上山線路總長約6公里,爬升約400米,下山線路約4公里,下降約400米。線路從小梅沙開始,前半段為約3公里的溯溪,后半段可以沿溪谷繼續上行,也可以繞行山路。山頂是廢棄的高爾夫球場,也是露營的絕佳場所。觀梅亭一帶有較多的梅花,冬春之交可以觀賞梅花。在靠近坪山的一側還有深圳最大的瀑布馬巒山瀑布。另外,小梅沙--疊翠谷--馬巒山--馬巒山村--大梅沙也是經典路線之一。
下山的線路較多,可以原路返回,也可以從大梅沙下山,還可以翻過山頭從坪山一側下。由于線路較多,也容易迷路。整個過程完成所需時間大致需要3~6小時。
鹽田區
三洲田登山攻略:
三洲田景區包括三洲田村、三洲茶場、三洲田水庫、梅沙尖、市農科中心高山蘭養植基地、大小三洲塘、紅花壢、騾馬峰水庫等。此處有梅沙尖(753米)可攀登,有水庫可垂釣,有茶場可品茗、看茶葉摘選、揉制,村中更有野味可食。游人尚不太多,有些清靜,是休閑、徒步的好去處。
路線攻略:
駕車:有兩條線路。
一是由鹽田往梅沙方向不遠,左側一岔路有路牌指示三洲田。但因是耕作口,守關武警視心情予放行——稱是財政局員工,去該局培訓中心或較有把握。出關后公路曲曲折折緩緩上行,約二十分鐘可達三洲田村。
二是由橫崗188工業區處右拐上至坪山的橫坪公路,由碧嶺(到收費站前右轉)上山。此路也蜿蜒,途中可見各式“紅軍不怕遠征難”之類標語(因水庫旁有一培訓童子軍的“雛鵬基地”)。見水庫后順時針繞行即達三洲田村。
徒步:由鹽田街道辦事處(鹽田至橫崗和梅沙的岔路口北行200米左右)南二線邊防網起步,此處需攀越鐵絲網或由鹽田水廠員工通道(有鎖掛于門上但不鎖)出關。沿水廠輸水管道上行,約40分鐘可到山頂大三洲塘。沿水庫右側公路前行,經紅花壢、蘭園、小三洲塘,下達三洲田村。逆時針繞水庫經雛鵬基地、水庫管理處、坪山自來水公司三水廠下山至碧嶺。此后(到橫坪公路后左向)可搭順風車或偶遇之摩的或行路至橫崗,返深。該線路徒步距離較長,從鹽田至橫崗(不含登梅沙尖)約需8小時,應作充分準備。但除鹽田上山一段,皆是水泥路面,倒不難走。因季節關系,冬春水庫蓄水較少,風景略遜夏日。
深圳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