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的旅行路程中,很多人會選擇溫暖的南方地區,在祖國的南方地區有個美麗的海島,廈門的鼓浪嶼,在即將到來的元旦之際,有到南方游玩的朋友不妨考慮到鼓浪嶼一游。鼓浪嶼平均氣溫18℃,最高溫度32℃;夏季炎熱,冬季溫暖。7、8月份一般都在30℃以上;冬季溫度則經常低于10℃;全年平均氣溫為21℃。日照時間長,太陽光充沛,所以廈門一年四季花木繁盛。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4.5分鐘可達。面積1.87平方公里,2萬多人,現為思明區所轄。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著名景點之一。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觀光、度假、旅游、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游區。 2007年5月8日,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鼓浪嶼原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又稱“園沙洲”或“園仔洲”。元末開始有人跡,逐步形成半漁半耕的村落。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沖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鼓浪嶼”,并在明代得以正名。
葉氏麻糍
據說是島上唯一特許占道經營的小攤。 糯米先用冷水浸泡,再蒸熟晾干,倒進石臼里杵成米糍。然后在板上反復揉成糍團,再搓成小團。另將白糖加水煮干起鍋凝成軟糕并研成糖沙,與熟花生末攪拌餡料。售賣時,攤主拉出攤車下面的抽屜,取出非常Q的糯米糍粑團,用鈍刀將小糍團割一個口子,填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餡料,再滾滿炒香的黑芝麻碎 末,一份“麻糍”就做好了。光是欣賞攤主熟練的動作經值一半的價錢了。味道甜而不膩,糯而不粘,食用時,喝一杯福建的烏龍熱茶更有滋味。麻糍適合現做現吃,不宜久存,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裝在肚子里帶走。要注意的吃完麻糍后, 別在你哈哈大笑時被路人看見你牙縫里滿是或黑或白的芝麻。
鼓浪嶼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