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8天,早就想到外出旅游肯定人山人海。對此我望而卻步。想在長假玩的痛快,玩的愜意,少發無名之火,最重要一點就是不要選那些名聲在外,聲名遠揚的“勝地”,除了收獲無數張臉,一肚子火以外,所有好心情都被消耗了,而“第二眼”美景才是上上之選,哪里都有好風景,在遠離了喧囂,慢悠悠體味小清新的景致時,反而會發現更多別樣的驚喜。這個國慶我選擇區重慶。除了人會 比其他景區少很多以外,重要的是我沖著重慶美食去的。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

十月三日,火車一天晃蕩到重慶,車票很好買,無論網上訂,現場買都能買到臥鋪,正好約莫中午抵達重慶北,不出火車站,直接乘輕軌三號線到牛角沱站,雖然預定的如家就在街對面,但也要過兩個地下通道(這就是山城啊!),如家就在通道口旁邊,很方便。東西放下,打的直奔頗得好評的齊齊火鍋店(鄒容廣場B座),第一次體會重慶瘋狂的的士,飆到120邁,沒吃東西,甩到終點的時候,一陣目眩惡心。其實可以走回牛角沱站換乘二號線到臨江門站,也很方便。點了九宮格,一大鍋紅湯看著很唬人,其實辣度還好,只是很麻,點了鱔魚,肥腸,鴨腸,毛肚,豬血和蔬菜,有種菜叫荷心,其實就是藕,上來才知道。很鮮,尤其是鱔魚和肥腸,一點雜味都沒有,吃四川火鍋一定要喝涼茶,不能第一頓就開掛嘛。這頓飯兩人花了一百多。
火鍋店門口就有公交站,坐車到朝天門(一律2元)。下午三點多的馬路已經堵的寸步難行,各種私家車,公交車癱在路上,司機把我們扔到新華路,說前面不遠就是了,走過去吧。這么做很明智,往前拐了兩個路口所有車都是紋絲不動,朝天門可是重慶不多的重要景點啊。步行到朝天門廣場,直接從左前方臺階下,便可觀嘉陵江和長江交匯,朝天門碼頭異常繁忙,登船游三峽的人很多。吹了會江風,我們移步洪崖洞,重慶的路標做的很差,尤其對于這些景點竟然沒有指示牌! 參照地圖,跟著人流,沿著江邊溜達到洪崖洞,兩個地方離得不遠,朝天門附近正在拆遷,趕上前天剛下了雨,路上很泥濘,洪崖洞是一組建筑群,下面兩層(所在位置4樓)是小吃和賣土特產的,中間是洪崖洞酒店,最上兩層主要是茶社,咖啡店和酒吧。一車車的游客被拉到這里,土特產無非就是麻花、辣醬和牛肉干。攻略里說的佬麻抄手很不錯,老麻麻的相當過癮,但是陳涼粉就太一般了,軟塌塌的,為了照顧外地人的口味,也不夠辣。人太多擠不上電梯,爬到10樓尋到嫩綠茶廊,點了兩杯紅茶,坐在江邊坐等江對面亮燈。其實洪崖洞的江景并不好看,遠不如從南岸濱江路或一棵樹看北岸的一片燈火,洪崖洞對岸的江北區大部分是工地,只有孤零零的重慶大劇院在閃爍,以及江面零星過的游船,洪崖洞的夜景倒是很漂亮,是附近最亮眼的建筑。洪崖洞的最高層是城市觀景臺,連著中心區,走幾步就到解放路。都說解放碑已是過時的地標,附近林立的高樓都超過了它,不過國慶布置的還是很漂亮,很顯眼。
沒有逛商場,直接走到解放碑附近的八一路小吃街,當然是慕名好又來(蘇寧電器旁邊)酸辣粉而去的,標志就是長龍一樣的隊伍,和周圍或蹲,或站,或坐,手捧一碗酸辣粉,無顧周圍專心吃粉的眾多吃貨們。著名的雜醬酸辣粉,六塊錢一碗,說實話當時吃的時候也沒有特別驚艷的感覺,但是回味起來覺得酸辣粉能做到那種濃香的味道,也就是它了,后悔后來再路過的時候沒有再排一碗。好又來旁邊就是同樣很有人氣的胖子媽咸水鴨,要了她家有名的鴨肝、鴨舌和藕片作為晚上夜宵。八一路入口處有家土耳其冰淇淋店,冰淇淋很純,口感綿實,飲品一般,做冰淇淋的土耳其小帥哥很耐看,還會和你互動一下,花癡的我一連吃了兩天(吼吼)。坐二號線一路賞著江邊夜景返回牛角沱,捷徑是走到換成三號線,然后從三號線的出口出就對了,而我們直接從二號線的出口出來,一下子就蒙了,山城的馬路基本都是環形的,上清路不是一條,而是一片,晚上也看不清路,一會上坡一會下坡,本來十分鐘可以走到酒店,我們繞了半個多小時,最后還是給酒店打了電話,磕磕絆絆走回了酒店,累得半死。
第二天的計劃是白公館渣滓洞和磁器口。首先和前臺確認了公交站臺,重慶公交一大特色就是一個站名用在好幾個地方,不僅是來回線路,是好幾個路口都會用一個名,這真讓外地人頭疼,并且你在馬路這邊看到你想坐的車,但是路線反了,換到馬路對過的公交站臺卻并沒有你剛才看到的那路車,車呢?不知道,索性還是打的吧。
出酒店左行一百米走到牛角沱公交站,有直達白公館的公交車。天公不作美,雨下的不小,后來的一整天雨都沒停,然后溫度驟然降下來了。從牛角沱到白公館公交基本上一個小時,前面一直還很好,進入歌樂山車就基本走不動了,又開始長堵了,磨蹭了一段后,我們又被趕下車,說是往前走沒幾步就到了。天氣好的話在林間山路上走走也是很愜意的,只是天上下著雨,山路窄沒有人行道,注意腳下的同時還要避讓來往的車輛,讓人心煩,等走到白公館門口的時候雨已經下大了。白公館渣滓洞都不要門票,門口有每人20塊錢的班車,可以通往白公館、渣滓洞、梅園和紅巖村。人多的和雨一樣心煩,來重慶誰不會來這里啊。白公館不大,二層小樓有些陰森,沒心情擠著看每位烈士的介紹,大體參觀了一番速速出來,在門口排隊等著坐班車前往渣滓洞,一如既往班車沒有拉到終點,我們徒步走了一會到了渣滓洞,刑具室不讓進入,只能隔著窗戶看,然后是囚室,格局和白公館一樣,只是簡陋很多,打仗一樣參觀完,奔赴磁器口。

然后問題來了,磁器口這么著名的景點,同渣滓洞只有十五分鐘左右的車程,不通公交車,也看不到的士,如果要坐公交得走回白公館然后要繞個大遠才行,真不知道當地旅游局干什么吃的,我們在門口雨中傻等著,看有沒有拉團體活的小黑面包能不能順便拉幾個散客,一個開黑面包的大姐過來問話,一個人30,再湊四個人就發車,知道是明宰也認了,等了一會,好運的趕上一家四口,發車。一路下山,看著私家車們從山頂堵到山下,人們只能棄車爬山,有點稍稍平衡了。小黑面包的司機為了多干活把我們拉到磁器口的后門,就是不是木牌坊,而是小石牌坊,往里走兩步是幸福街,我們反而因禍得福舒暢了一把,因為磁器口古鎮很大,大群游客主要集中在正街和南街上,這里不是主路,游人稀少,反而有了古鎮的韻味與模樣,雨水澆過的綠葉,青青的石板路,低低的木板門,偶爾閃過一家咖啡屋或是畫室,有點小味道。一路走到正街,游人多了,等走到古鎮丁字路口,從南街過來的游客潮水一般涌了過來,躁動的不知奔向何處。攻略上說鎮上的雞雜早就不再是當年的味道,飯館門口攬客的老奶奶甚是彪悍,眼見二位食客被旁邊飯館生拉進去,立馬開罵,嚇得我繞道逃開。不過確實有點餓了,先在老外公涼粉鋪吃了碗涼粉,麻辣的很地道,涼粉也勁道,又在對過的雞湯豆花店要了碗豆花和一碗涼面,也還可口,休息片刻,繼續閑逛,前方排著一條長龍,知道便是陳麻花了。
陳麻花儼然已成了磁器口的標志,最出名的店鋪,一袋麻花15元,多種口味,大部分人都是幾十袋的買,我只買了3袋基本口味的,味道還不錯,可以拿它送禮。其實正街往前走還有一家陳麻花,只不過好多人不知道,也不確定是不是真店,那家店門口都沒什么人排隊。正街上還有家賣各種醬,醬豆腐等土特產的店,辣醬和咸菜的種類很多,要的話用塑料瓶盛好,便于攜帶。一直走下去就是沱江。我們漸漸從熙攘的街道走到了背街,胡亂在古鎮上轉了一圈,磁器口其實不小,如果只局限在正街或南街上,那不是真正的古鎮,只能算商業區,只有看到一家家住戶,小臺階,從小巷鉆進鉆出,才算稍稍體會點小鎮的味道。
從南街正門走出了小鎮出門左拐順著沱江可從外圍欣賞磁器口,此時雨下的不大,但是路上堵到一塌糊涂,只能繼續欣賞沱江景色,繼續走向下一個公交站牌,最終還是選擇了打的,從磁器口打到牛角沱二十來塊錢。
回旅館休息片刻,六點多坐輕軌三號線到觀音橋步行街,目的地是大榕樹的順風123,一家在大眾點評網上評價甚高的飯店。觀音橋步行街兩邊是幾家綜合性的大商場,我們直奔大榕樹的順風而去,等位的時候順便網上搜了下本店的看家菜是什么,十五分鐘后等到座位,迅速點了椒麻魚、粉蒸肉、雞絲涼面(人氣排行榜前三位),和烤豬腦,冷飲是青橙汁。然后,然后味蕾就徹底綻放崩潰了。粉蒸肉是不辣的,也是我們唯一吃完的菜,雞絲涼面很驚喜,烤豬腦非常嫩,麻辣適中,主菜椒麻魚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啊,雖然折服于它的青辣椒伴著青麻椒,上面灑滿青蔥的清新辣感,不過大快朵頤后馬上嘴就沒知覺了,胃開始燃燒,手開始抽筋,頭開始暈……按說我也算是能吃辣的啊,看看別桌個個吃的臉都不帶紅一下的,真是羞愧難當啊。雖然被辣的慘不忍睹,不過諸位吃貨如果你相當能吃辣,一定要來嘗嘗,絕對不虛此行。重慶的辣絕對在成都之上,鑒定完畢。飯畢,走出商店,小風一吹,胃更絞痛了,想著明天還有一天滿滿當當的計劃,迅速回酒店。
重慶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