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季分明,中國的節(jié)氣特點在北京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秋天是最好的季節(jié)。除了愜意的溫度、湛藍的天空和微風輕拂,賞紅葉是一大幸事。所以每年我們家都要選擇區(qū)周邊不同的地方賞紅葉。就想冬季來臨前的出游,香山已經是10多年前的記憶了,后來常去八大處和紅螺寺,除了人少點,山上的塵土也少得多。后來又去過霧靈山、松山、門頭溝等。由于兒子已經上初中了,時間不能太長了,去年選擇了慕田峪,中午開車過去,下午6點再回來,也是不錯的選擇。轉眼到了2020年,去哪兒呢?

周日迎來了北京典型的秋高氣爽的好天氣。10點半出發(fā),沿南三環(huán)向京石方向前行。地圖上顯示在六里橋轉到京石高速,結果GPS讓我們在麗澤橋就出了三環(huán),這條路很通暢,直接就連接到了京石高速。出了杜家坎的環(huán)島后,景點指示牌指示走左邊道路,而GPS卻選擇了右邊,相信它吧,不會錯的。離景點2公里左右到辛莊鎮(zhèn)時,車輛已經完全塞滿了狹窄的小鎮(zhèn)街道。關鍵是許多車輛還逆行,把另一邊也塞滿了。派兒子下車去打探前方道路情況,匯報說沒有跡象表明能在短時間內疏通。于是,趁著邊上的車空出一個位置,我們趕緊轉彎拐進了一個廢棄的廠區(qū),抑或是停車場,沒人管理。然后棄車步行前往景點。
七八百米后就已經到了六環(huán)邊上,幾個方向過來的車已經把前往停車場的路口堵死了,警察干脆把上山的車道封閉,于是道路周邊到處都停車,有人還開進了綠化帶。看來我們是明智的。
沿著指示牌上山,儼然已經進入了景區(qū)。道路兩邊都是樹林,有紅的、黃的、綠的,姹紫嫣紅,甚是賞心悅目。據(jù)公園的網站介紹,總共種植了3000多畝各種樹木,包括元寶楓、黃櫨、火炬、欒樹、金葉榆、銀杏、水杉、女貞、槺椴、矮櫻、紫葉李、白臘等20多個品種。金秋季節(jié),紅、黃、綠、紫的園林風景,層林盡染,交相輝映。道路兩邊的路燈桿上也掛上了“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彩葉節(jié)”的各色彩旗。
經過一路的采風和留影,我們才看見售票處的指示牌。LP很懷疑地說,我們不已經在公園里面了嗎?還需要買票嗎?詢問了路邊的攤販,才知道公園里面還有景點,并且有個湖泊。這讓我想起了在網上看到的照片,確實應該去買票。
10元一張的票讓我們很欣慰,比起京郊和外地的其他景點真是實惠。翻過一個山坡,就來到了小江南景點。在秋色的映襯下,湖面也是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遠處的廊橋、庭院、深入湖中的方亭加上綠意盎然的垂柳和紅黃相間的樹林,活脫脫地把這個北方的景點演變成了江南一景。這個公園是我們看紅葉的公園里唯一有水的公園。而恰恰是這個湖把公園演活了,靈氣十足。
漫步在公園里,來到了休閑廣場,漸漸傳來了歌聲,附和著樂器伴奏,原來是一些老年朋友在一起自娛自樂,練習合唱。真佩服他們,在北海公園、景山公園、團結湖公園、陶然亭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想象一下我們退休后也能像這樣,豈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嗎?
繼續(xù)徜徉在彩葉中,總在比較哪一處的風景是最美的。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個岔路口,再往上就是野生動物園和公園的最高峰狼坡頂了。雖然知道欲窮千里目,要更上一層樓,無奈在之前走了幾公里路,兩腿微酸,恐無登高之力了。只能轉向東邊,從東線往回走。卻是另一番風景。有亂石堆砌成的假山,吊橋,還能欣賞到長廊和潺潺的小溪。遠眺山下,視野開闊,層林盡染。
回到公園門口,已無力再走2公里到停車處了,只好忍痛花了30大洋坐上”出租車”到達六環(huán)邊的主入口,再步行2回到車上,上京石高速后沿四環(huán)順利回家,愉快的秋賞紅葉之旅勝利結束。
北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