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機場撬動"大"旅游 江西支線機場"大升級"
“1.5公里的跑道就能讓你連接世界。”在民航業內對支線機場的功能有這樣一個形象的說法。由此可見,一個機場承載著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夢想。
對于江西民航業而言,2020年將是一個喜悅的“豐收年”:宜春明月山機場年底竣工,上饒三清山機場將在年內開工建設。而我省兩大主力支線機場——贛州黃金機場和吉安井岡山機場也將啟動擴容升級。
按照規劃,我省要逐步形成以南昌昌北國際航空港為龍頭的“一干七支”機場布局。
一個現代化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在我省已漸具雛形,這將成為助推我省大開放主戰略的一個“發動機”。
江西省支線機場“大升級”
3月28日,離宜春市中心8公里處的一個大工地上,機器轟鳴,上百名工人揮汗如雨。這就是宜春明月山機場——江西的第6個機場,即將在年底竣工。機場于2009年7月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航站樓及辦公樓等附屬工程的施工,航站樓主體結構即將封頂。
按照工程建設時間表,在今年12月,要完成工程驗收整改并通過總驗,進行機場試飛,取得“機場運行許可證”等各項通航手續。宜春人多年的“飛天夢”即將變成現實。
而這,僅僅是我省今年民航機場建設的喜事之一。
在我省的“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提出了建設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在航空方面,要逐步形成以南昌國際航空港為龍頭的“一干七支”機場布局。
醞釀多年的上饒三清山機場即將正式起步。在上饒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要開工建設三清山機場。在去年10月,三清山機場項目建議書獲國務院常務會通過。該機場定位為4C級支線機場,為我省的第7個民用機場。
撫州機場項目也已列入《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撫州機場選址咨詢報告》已編制完成,選址正在進行比選論證。
目前,我省共有“一干四支”5個機場正在運行。隨著我省大開放戰略的推進,我省民航業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新機遇。
去年,江西省機場集團完成旅客吞吐量660.7萬人次,同比增長17.2%,增速高于全國機場平均水平。其中,南昌昌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534.8萬人次;贛州黃金機場和吉安井岡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分別達到51.5萬人次和30.24萬人次,同比增長高達63.4%和65.8%,成為我省機場運輸生產快速增長的兩翼。景德鎮羅家機場和九江廬山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達35.6萬人次和8.54萬人次。
旅客吞吐量的快速發展,也讓贛州黃金機場和吉安井岡山機場兩大主力支線機場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旅客吞吐量已超過設計能力,“擴容升級”迫在眉睫。
贛州黃金機場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08年新機場啟用以來,每年的旅客吞吐量均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去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50萬人次,今年預計要達到65萬人次,現有的設計能力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據了解,贛州市政府計劃將機場改擴建為滿足100萬人次至15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的目標規模,并新建國際候機樓、擴建停機坪。預計在2020年飛行區等級達4D,旅客吞吐量100萬人次。該工程預計在年內啟動。
同樣,吉安井岡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從2008年的不足10萬人次,飆升至去年的30.4萬人次,而今年更是將突破40萬人次,已經遠遠超過28萬人次的設計旅客吞吐量。目前,井岡山機場擴建工作正在推進,計劃在下半年啟動,預計投入約2億元資金。
“小”機場撬動“大”旅游
武夷山機場、黃山機場、三峽機場、香格里拉機場……國內以知名旅游景點命名的支線機場數不勝數,究其原因,就是支線機場與旅游“如膠似漆”的關系。我省也不例外,提出了要形成具有旅游特色的機場群,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小機場”撬動“大旅游”。
由于明月山機場即將通航,最近,宜春市旅游局也正忙著醞釀一個新政策:增加對旅游包機的獎勵。作為該市的龍頭景區明月山,也已針對包機旅游團隊出臺了獎勵政策。
宜春市旅游局市場開發科科長廖艷莉說,去年,宜春市接待游客超過11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60億元,其中,85%為省外游客。而明月山更是備受上海、廣東、湖北和湖南等地游客的青睞,甚至有3000多上海人在溫湯鎮購房享受溫泉。
按照規劃,到2020年,宜春市的省外游客接待人數要達到2200萬人次,而機場無疑是撬動該市“大旅游”的一個發動機,尤其是對開發境外旅游市場更是一個直接利好,如今后開通了宜春到上海、北京的航線,日本、韓國的游客可以直接從北京、上海飛抵明月山。
這并非是廖艷莉一廂情愿的想法,在我省贛州、吉安、景德鎮和九江4個支線機場中,旅游客流是最重要的客流主體之一,而且呈現逐漸快速增長的勢頭。
如吉安井岡山機場目前開通了至上海、深圳、廣州、廈門、北京等6條航線,馬上又將增開至西安和海口航線。
贛州黃金機場更具佐證:2006年,贛州市全市接待境內游客687.26萬人次、境外游客7.3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7億元。而自2008年新機場啟用后,外來游客量呈幾何時增長勢頭,在2011年,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176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35.7億元。
在1月底舉行的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民建江西省委會遞交提案:由于公路交通耗時過長,無航空線路,江西省旅游仍處于東西不順、南北不通的困境。提案指出,當前江西旅游業面臨的最大瓶頸是旅游資源豐富,卻得不到有效整合,仍然處于單點開發的初級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效應。
省旅游局副局長李瑞峰說:加快支線機場建設,對我省做大旅游產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省許多景點與直線航空運輸的關聯度非常高,如南昌到井岡山、贛州,盡管目前有全程高速公路,但也需要4個小時車程,一些商務客可能就沒有時間去了,如果能形成支線旅游航線,就大大提高了我省旅游景點的通達性。
有業內人士分析,加快支線機場的布局,可以增加我省旅游景點之間的聯系,擴大省內黃金旅游景點與其他旅游景點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游客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旅游的可能性和吸引力增大,如游客從外地直飛景德鎮,完全可以將婺源、瑤里、龍虎山、三清山一條線全部走一遍,然后再從上饒乘飛機走。
去年,我省接待旅游總人次達1.599億,增長47.8%,增幅居全國首位,旅游總收入1105.93億元,增長35.15%。
面對如此快速的增長態勢,我們有理由相信,支線機場必將為江西旅游增添騰飛的動力!
開放型經濟的“發動機”
“要開放,上民航”。
3月26日至27日,韓國三星電子半導體/LCD大中華區總裁金憲成一行造訪贛州市,“希望通過深入考察,來了解、決定投資的方向,探索加強合作事宜。”
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對投資地的選擇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標準,而當地是否便捷的空中交通網絡,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因為,一旦把生產基地設在贛州,今后就需要大量貨運包機將產品運往全球,這將對機場的通達能力提出了考驗。
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局局長鄒大勇說,目前贛州正在將機場擴建的信息傳遞給三星電子,希望能夠打消他們的顧慮,爭取項目能落戶贛州。
在鄒大勇看來,機場不僅可以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將成為今后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因此,贛州市招商引資網站上這樣介紹當地的區位優勢:贛州黃金機場是江西境內僅次于南昌昌北機場的第二大機場,也是贛、粵、閩、湘四省邊際區域最大規模的民用機場,贛州可在5小時內通達全國60多個城市。
這對許多投資商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落戶在贛州市經開區的許多大企業,其管理和研發等高端人才周末或休假都會選擇回“北上廣”的家,而如果空中交通不方便,或許就留不住他們。
去年,全球最大微型電機和馬達生產企業落戶贛州經開區。鄒大勇說,當初投資方到了許多城市考察,最終選擇贛州,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贛州有機場,“公司高管和客戶只需在上海轉機,一天時間就能從日本到達贛州。”這大大拉近了投資商與贛州的心理距離。
同樣的感受也來自于宜春明月山機場建設辦副主任毛朝輝,他表示盡管目前機場尚在建設階段,但其“經濟效益”已經開始顯現。在機場建設的這幾年時間里,幾乎每年都要接待一二十撥的外地客商跑到工地了解工程進展情況,其中不少是計劃到新余和萍鄉考察的客商,因為,明月山機場距離這兩市也就是半小時的車程。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說:我國去年180個機場中雖有133個虧損,虧了近20億元,但據各地粗略計算,133個機場所催生的綜合效應超過了3萬億元以上。根據國際上的研究機構計算,民航業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是1:8,也就是說,在民航業中投入的是1元,對整個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就達到8元。
而隨著我省“一干七支”機場新格局的形成,將把江西與世界連為一體,成為助推我省開放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發動機”。
深圳旅行社
(責任編輯:www.zkbbt.com)
江西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